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4-21 18:39:11
C、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BaCl2、氯化钠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D、NaCl、BaCl2、Na2CO3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选A。
14.【答案】B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两物质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时,则能大量共存。假设甲厂有H2SO4,则不能含有NaOH,因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则NaOH在乙厂,乙厂中含有氢氧化钠就一定不能含有氯化镁,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氯化镁在甲厂,因甲乙两厂分别含有两种物质,则乙厂还含有硝酸钾。也就是说硫酸和氯化镁来自同一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来自同一厂。因为不知道H2SO4与NaOH是否完全反应,所以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选B。
15.【答案】(1)可以
(2)H2O、Na+、OH﹣
(3)肥皂水
(4)3HCl+Al(OH)3═AlCl3+3H2O
(5)Ca(OH)2+CO2═CaCO3↓+H2O
【解析】(1)该花汁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故填:可以;
(2)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氢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故填:H2O、Na+、OH﹣;
(3)蚁酸呈酸性,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且该碱性物质不能具有强腐蚀性,故可以涂抹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4)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填:3HCl+Al(OH)3═AlCl3+3H2O;
(5)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提升训练
考点一 复分解反应
16.【答案】B
【解析】反应X+3NaOH=3Y+Fe(OH)3↓,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化铁,X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说明X中含有铁元素,X是含铁元素的盐,生成物Y中含有钠元素,Y是含钠元素的盐。
A、生成物中含有氢氧化铁,X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说明X中含有铁元素,X是含铁元素的盐,生成物Y中含有钠元素,Y是含钠元素的盐,Y中一定含有Na元素,故A正确;
B、X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说明X中含有铁元素,X是含铁元素的盐, X不能是单质,故B不正确;
C、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Y可能是NaCl,故C正确;
D、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X可能是FeCl3,故D正确。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 + H2O+ CO2↑,故A错误;B、酸雨的形成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B错误;C、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CO2↑+2Cu,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C错误;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13 +3H2O,符合“两交换,价不变”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8.【答案】B
【解析】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 错误。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错误;B、复分解反应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前有一种单质,错误;C、根据微观示意图,并不知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无法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正确。故选D。
20.【答案】B
【解析】A.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故判断的标准有物质的类别 和是否相互交换;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所以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C.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包含关系; D.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存在单质,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选B。
21.【答案】A
【解析】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发生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
22.【答案】(1)CaCO3
(2)CaCO3+2HCl=CaCl2+H2O+CO2↑或Mg(OH)2+2HCl=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
【解析】(1)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化学式为:CaCO3;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这两个反应都是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3.【答案】(实验过程与分析)有气泡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2)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
【解析】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二: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加入硫酸溶液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生成;实验三: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溶液加入硫酸溶液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反思与拓展:(1)氢氧化钠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再滴加稀硫酸至过量,观察到右侧实验试管中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考点二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24.【答案】B
【解析】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且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A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B正确;
C、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Ba2+、CO32- 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Mg2+、OH- 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