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中考语文 | 初中常考的12个文言文词语用法(2)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5-08 11:25:1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二、读作wèi时

11.(动词)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

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

12.(介词)给,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13.(介词)因为

昂首观之止,项为之强。 ——《童趣》

为之怡然称快。 ——《童趣》

14.(介词)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15.(介词)为了……,后面省略宾语“此”“之”等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16.(介词)向,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之道。 ——《桃花源记》

为天下唱,宜多应着。 ——《桃花源记》

03

“与”

一、读作yǔ时

1.(动词)给,给予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2.(连词)和,及(注:连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为并列关系,顺序可以颠倒)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3.(介词)跟,通

(注:介词前后的几个事物不构成并列关系,顺序也常常不可颠倒)

蹲其身,使与台齐。 ——《童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山市》

4.(副词)相伴,一起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

二、读作yú时

5.通“欤”,表疑问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三、读作yù时

6.(动词) 欣赏

未复有能与其者? ——《答谢中书书》

四、读作jǔ时

7.(动词)通“举”,选拔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04

“其”

1.(代词)这,那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其船背稍夷。 ——《核舟记》

一狼洞其中。 ——《狼》

2.(代词)他,他们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桃花源记》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3.(代词)它,它的

则题名其上。/ 其色墨。/ 其色丹。 ——《核舟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飞漱其间。 ——《三峡》

4. 其中

不能指其一端。/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其一犬坐于前。 ——《狼》

5.(副词)表语气

其真无马邪?(难道) ——《马说》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马说》

安陵君其许寡人。(加强语气,一定) ——《唐雎不辱使命》

05

“则”

1.(副词)乃,就是。用以加强肯定语气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2.(副词)表示顺承

楼愈高,则明渐少。 ——《山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两小儿辩日》

3.(副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连词)表示假设,想防御“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连词)表示让步,想防御“倒是”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

6.(助词)无意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06

“乃”

1.(连词)于是,就

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2.(副词)才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3.(副词)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副词)应该,是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07

“且”

1.(副词)况且

且为众人。 ——《伤仲永》

且秦灭韩亡魏。 ——《唐雎不辱使命》

2.(副词)尚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08

“诸”

1. (形容词)众,各个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

诸郡县苦秦吏者。 ——《陈涉世家》

2. (兼词)相当于“之于”

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3.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挟天子而令诸侯。 ——《隆中对》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4.人名中的字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5.姓中的字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