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5-08 11:25:19
09
“因”
1.(动词)顺着,就着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2.(介词)依靠,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3.(连词)因此
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4.(副词)于是,就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因屏人曰。 ——《隆中对》
10
“之”
1.(动词)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饲中。 ——《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①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借旁边与之。 ——《伤仲永》
②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隆中对》
③相当于“它”。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
学而时习之。 ——《论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
④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童趣》/ 忽啼求之。 ——《伤仲永》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陈涉世家》
⑤相当于“这件事”。
余闻之也久。 ——《伤仲永》
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3.(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童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桃花源记》
心乐之。 ——《小石潭记》
4.(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
仲永之通悟。 ——《伤仲永》
5.(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心之所向。 ——《童趣》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6.(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7.(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 ——《公输》
8.(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妇拍而呜之。 ——《口技》
卒之为众人。 ——《伤仲永》
9.(助词)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期年之后,虽有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满井游记》
11
“然”
1.(代词)这样,那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2.(形容词)是的,对的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3.(助词)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以不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为之怡然称快 / 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
生气莽莽然 / 则黯然缥缈。 ——《山市》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咏雪》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