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基知辅导 > 正文

2020初中语文作文审题技巧总结(2)

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20-08-15 11:55:37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度分析立意:

  1、从螃蟹的角度思考

  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2)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2、从青蛙的角度思考

  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3、从全面地把握材料来思考,可以提炼以下观点: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议论性材料

  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例5: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他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

  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具体方法:审题,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思考角度: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

  命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摆正自己在学习、班级及家庭中的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材料类”材料

  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人、事、物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例6:美国校园枪声    1998年某天,美国阿肯色洲某中学突然枪声大作,年仅11岁的戈尔登和13岁的约翰逊在校园开枪扫射,打死了1名学生和1名教师,此外还大伤了11名师生。

  美国前总统谈校园暴力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校园发生的枪杀案导致1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作案人都是11岁至18岁的青少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这些学校枪杀案件并非偶然,它们是我们的儿童采取暴力行动的正在演变的文化的反映。”

  我国少年暴力现状据报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查获不满18岁的刑事作案成员约15万人,其中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一半以上,不满14岁的作案成员1万人左右。十一二岁的孩子杀人、伤害和恶性抢劫等暴力案件,也时有所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或含义作文。

  思考角度:材料的中心话题是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你会想到哪些东西?

  1、教育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

  2、文化的问题:凶杀、色情等垃圾文化的影响

  3、经济的问题:为钱而不顾一切甚至是不顾下一代和国家的前途;有钱而又失控

  4、管理的问题:口头上、形式上的严格管理,而事实上各方面都没有真正落实

  5、政治理念问题:我们成人到底该干什么?我们的社会走向、教育走向、民族走向——下一代的培养走向等问题

  例7: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审题思考:三个人各谈了什么内容?然后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

  这三个人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反应冷淡。对此你有哪些想法?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节?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从反面发问: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人,能有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吗?

  诗歌材料

  例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立意:这是一首典型的意象派小诗,题目是“境”。作者抓住露珠这个意象来观照和反映人生,意象是枫叶和荷花。这首小诗的寓意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

  1、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定位,可以拟题为“生命闪光的位置”“位置与价值”。

  2、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由此可以拟题:“请给“露珠”一片火红的“枫叶”““环境与人才”。

  3、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由此可以拟题:“请把“露珠”放在“枫叶”上”。

  总结

  1、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

  2、寓言故事类材料: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3、议论性材料: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具体方法:审题,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

  4、“材料类”材料: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5、“诗歌类”材料:要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品味诗歌的寓意,可以从诗歌题目入手去理解,最关键之处是准确把握诗歌材料的主旨,然后根据材主旨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特别注意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一般有多项“指令”,这些“指令”往往以“关键词”的面目出现,要努力抓住这些“关键词”。建议如下:

  ①强迫自己定下心来,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把试卷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

  ②找出“关键词”后,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中盘算”时丢三落四。

  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准确确定论点。

  找出材料的多重含义后,应注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直接、最佳、最切合自己积累的一种,作为作文的主旨。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知识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