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0-09-20 20:49:08
文体类
7.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唐代诗人;此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用韵的。
8.《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本文通过对莲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说,一种文体,可叙可议,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两文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9.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本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章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10. 《答谢中书》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山川之美,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感。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11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描绘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厌弃尘俗寄情山水的情感。
1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13.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言事的一种文体,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多以四字句行文。
14.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也可以叙事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象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15.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本文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的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情节脉络是: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16. 《女娲造人》选自袁珂的《神话故事新编》,这篇神话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17《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这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康肃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满招损谦受益”。
18、①伊索,古希腊作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两则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
19.《屈原(节选)》是郭沫若在1942年创作的历史剧、多幕剧,全局分五幕,教材节选了高潮部分第五幕第二场“雷电颂”,以舞台表演“独白”的方式演绎屈原内心的愤恨与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本质。
20.《天下第一楼》节选自当代剧作家何冀平创作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这部多幕剧以民国历史为宏大背景,上演了名噪京城的“福聚德”的兴衰戏,教材节选了剧本第三幕,形象诠释了“一个人干,八个人拆”的经营困局,揭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
21.《枣儿》以独幕剧的形式,借一位老人、一个孩子、一棵老枣树,演绎了时代变迁中人性的变化和不变,引起了我们对故乡、亲情、土地的思考。
22.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分类: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剧等;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剧本是一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台词又可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