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家长 > 家长必读 > 正文

期中考后家长必做3件事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21-04-28 23:22:21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中考家长必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期中考后家长必做3件事,不然白考了!(期末前记得再看一遍哦)

  期中考结束了,面对着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做什么都有劲头;成绩不好的则无精打采,生怕朋友问起孩子成绩,甚至有家长反映,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感觉做什么都没劲,为此天天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其实,分数只不过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努力的一个评价,考完后家长和学生便不要总盯着它。家长最该做的就是帮孩子进行期中总结,弄清丢分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老师会带孩子总结,我们还需要总结吗?”

  需要!

  在学校,各科老师虽都会进行总结,但仅限于本门功课而已。回到家里,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对其中考试的整体情况做一总结,弄清楚孩子的错误、薄弱点在哪,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还不熟练、哪些是非常生疏的,然后进行针对性、有计划的改正。

  知识点总结篇

  1、先瞧病:和孩子一起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对那些掌握比较熟练的题可以略过,这样可以迅速的找出问题所在。

  2、再找根:将错题、难题所对应课本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先记录到记录本上,让孩子弄清楚原因并加深记忆。

  3、后治病: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彻底搞清相关知识体系及相互联系。最后摆脱试卷,给他们出相应的题目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学习方法总结篇

  1、要与孩子一起总结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但成绩总是在某一水平,难以突破;还有的孩子学习总是拖拖拉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作业做得慢、解题解的慢,这往往都是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

  要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学习之余的适当休息和锻炼,利于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有充足的精力。另外,玩的时候要痛快的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在课堂上充分吸收。

  2、除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总结也十分重要。学习态度是决定成绩好差的前提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在考试中,记忆性的题目失分过多,那显然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思考自己的学习是否扎实,对于新知识是否只是停留在了解、识记的层次,有没有进行掌握和运用;是否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平时拖拉点没事,只要考试前几天,认真一点就可以应付。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要抓紧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扭转被动学习的状态。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