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21-05-05 18:08:03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地理知识点:气温,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气温
一、温度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
常温层以下地温垂直递增率,每往下100m,地温增加3℃。
二、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 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
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季风
西风
3. 地形。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
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山脉的走向.
4. 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此外冰雪的反射率
6. 水文。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