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21-05-22 11:20:20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浙江杭州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问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今天,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的招生政策,除选报同一民办学校的双(多)胞胎子女可申请组合绑定参加电脑派位外,与去年保持一致。为便于广大市民了解政策,现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 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通知》明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按就近入学原则,在学区范围招生;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继续严格实施“公民同招”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民办学校在审批地招生。二是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三是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一次性全部录取。四是在审批地未招足的民办学校,可在全市范围内补招一次。
2.哪些儿童可以报名小学、初中?公办、民办学校报名条件一样吗?
答:《通知》明确:本市户籍儿童少年、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以及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可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如军人子女、引进人才子女、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儿童少年等,详见《通知》),可在本市申请就读;同时,小学入学须年满6周岁(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出生),初中入学应为小学应届毕业学生。
民办学校招生对象条件与当地公办学校相同;在招生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当地公办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可以报当地民办学校。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报名儿童少年进行资格审核。
3.《通知》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是怎么明确的?市区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有没有影响?
答:《通知》明确:公办小学按学区招生,学区由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公办初中按小学对口直升或按学区招生。市区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对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没有影响,各区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区保持稳定,原则上不作调整。
4.《通知》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范围是怎么明确的?市区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范围有没有影响?
答:《通知》明确: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其中,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批设的民办学校在所在区、县(市)范围内招生;市教育局批设的民办学校可在杭州市区(指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范围内招生;学校也可申请,并经市教育局同意,在学校所在区范围内招生。
市区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后,原上城区和江干区、下城区和拱墅区教育局批设的民办学校,可分别在合并后的新上城区、拱墅区范围招生;原余杭区教育局批设的民办学校仍在原余杭区范围招生。
《通知》还明确:在审批地未招足的民办学校,可在全市范围内补招一次。
5. 小学入学和小升初报名怎么进行?
答: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继续全部采用统一的网上报名方式,公办民办小学、初中入学分别通过“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和“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进行报名。
6.公办民办学校可以兼报吗?如果报民办学校可以报几所?
答:不能兼报。符合条件的儿童少年(家长)在网上报名时,只能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中选报一类;其中,选报民办学校者限报一所,选报公办学校者不需要选报具体学校。
审批地招生不足的民办学校补招报名时,之前报了公办学校的儿童少年和报民办学校未录取的儿童少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市补招的民办学校中选报,民办学校补招报名也限报一所。
7.小升初以下两种情况,该怎么报名?
情况一:我孩子户籍在A区,当年民办学校可跨区域自主招生,我们入读了B区的民办小学。
情况二:我们原来住房和全家户口都在A区,小孩也在A区小学就读,前年在B区购了房,今年搬到B区住了,户口也迁到了B区。
答:《通知》明确: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因跨区、县(市)就读民办小学或搬家迁户,导致其就读小学与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不一致的,可自主选择在其就读小学所在区、县(市)或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升学。
不论报公办学校还是报民办学校,均只能在其选定的区、县(市)报名;如果报了民办学校但未录取,不能再在另一个区、县(市)的公办学校升学。
8.我们是外地来杭务工人员,我孩子今年要读小学,目前还没有《浙江省居住证》,预计8月上旬才能办出,可以报民办小学吗?
答: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在报名结束后,对报名的儿童少年是否符合相关就读政策进行审核,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其报名无效。其中,报名民办学校的,应在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就读政策。如你孩子在小学入学报名开始前,已符合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条件,可以填报居住地所在区的民办小学;如当时还不符合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条件的,填报民办小学,不能通过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结果无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