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2021年天津市义务教育最新规定

来源:天津市教育局 作者:天津市教育局 2021-10-14 13:33:13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天津市义务教育最新规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天津市教委近日推出包括完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等一系列举措,同时公布《提升新时代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包括21个重点项目清单和17个负面清单。涉及天津中小学作业、课堂、考试方方面面。

  重点内容如下:

  实施幼小科学有效衔接专项行动,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严禁占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课时;

  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严禁超课标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教育部门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举办重点学校。

  1

  课程方案:严禁占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课时

  天津教育部门将定期开展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情况专项督查,严禁占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课时,严禁挤占实验室和音乐、美术、劳动等专用教室。

  天津将制定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校本课程建设,遴选一批精品校本课程资源,完善共建共享机制,丰富校本课程资源供给。

  2

  教学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严禁超课标教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天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校本课程监管,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

  根据要求,各学校要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严禁超课标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实施幼小科学有效衔接专项行动,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各学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实施个性化精准教学。

  3

  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各学校要优化学生作业设计,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不断提高作业质量,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探索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能力布置弹性作业的有效方法,严禁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不得通过微信或QQ等方式传导学习和作业压力,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4

  入学和考试: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次数,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各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减轻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

  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次数,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校课后服务供给,指导学校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和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努力在校内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

  5

  教育评价: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不得举办重点学校

  各学校要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完善以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为主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用新的评价标准破除“五唯”评价倾向。

  教育部门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不得举办重点学校。

  据介绍,天津将修订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优化学生评价维度和内容,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使用,坚决改变唯分数论的顽瘴痼疾。

 


 

  相关推荐:2022年中考体育考核注意事项及训练方法汇总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