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1-11-17 09:51:37
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初中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成功地阅读历史课本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捷径。
新学期学生一拿到新书,要先了解目录,它以编课为目标题的形式,为全书构成了一个知识框架,犹如一张城市平面图,使人一目了然,尽知全塬布局和轮廓。其次,要让学一学会通读目录,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再次,读世界历史不能按一般课目顺序来读,还需要跨越课目来读,以便进行知识归类、掌握国家史和世界重大史运运史。
阅读导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导言把本单元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总结,可视为一单元的纲,在本单元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认真阅读。第一次阅读要把握本单元的轮廓,第二次阅读要体味导方的内容,并用史实来证实和总结。
正文这是一课的主题部分,属于应具体了解的基本内容,因而是阅读指导中最主要的一环。具全办法是:要求联系目录和导言揭示的基本观点、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务必作到根据课题提炼要求,依据子目、分段划层,推敲词语,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而读正文的落脚点就在最后一句上,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即运用辩证叭物主义与历史叭物主义观点,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认识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的运用。课本在正文内还插排有用楷体字写的小字。是现行课本的一大特点,该内容虽然不作要求,却是对大字的补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既能激发阅读兴趣,又易于理解。
现行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地图有利于形成历史空间观,图画有利于培育历史感。历史感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形象怀的感受。关于读地衅,应要把课文中读到的每个地名或路线落实到地图上,这叫据史读图。有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看作地图复述有关历史过程,这叫看图学历史。学历史时将图文结合,养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习导。课本中的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器物、场面、漫画等,大多是课本重点所在,要重点观看,知道如何根据正文和小字内容去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课本的文献资料在于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强化思想教育,增加趣味怀,为提高学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供素材。第一,是要读懂与理解。在读懂文献的基础上理解文献的大意和旨意,不要放过每一个生辟难懂的字词,以清除文字障碍,还要抓住关键词语,以突破难点,体会文献的涵义。第二要能用文献提供的原始材料来印证有关史实,以说明其实性。
第三要结合文献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来分析论证和评论一个观点、一个思想、一项政策,以回答附于文献资料的思考题。
注释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从内容看它本身就包含着较丰富的知识点,有的还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加深理解课文,开拓视野不可获缺的辅助手段。
课文后的习题大都带有探索的意思,在读完正文后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这些题目看似简单,但答之不易。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要求意运用所学知识,不可照抄教师用书的答案,并注意不断复习,反复做。
历史是一门时间性最强的学科,读年表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历史时间观。编入初中大事年表中的历史事件都是重点内容,应通读并一一熟记。通过读年表来把握历史阶段、历史时间的划分,梳理重大历史事件的纵横关系。由于年表是按时间顺序的,强记能发生明显的效用。所以,应尽量发挥强记的作用。但强记记得快,遗忘也快。为了巩固记忆,除反复温习外,可把年表与目录吉合起来读,在目录下一一批上年代,使目录、年度一体化。可把年代与正文结合起来读。即一边读年表,一边考虑每一件大事在哪一课中学过,大致内容是什么。读中国历史年表与世界历史年表结合起来读,以便对中西历史进行对比,了解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要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总之,初中历史课本是一个以目录、导言为纲,以正文为主题,以地图图画、文献资料、注释、大事年表为辅助、以习题为检测的整体结构,其各个部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都应能认真阅读,使之切实做到:读目录,把握全书总纲;读导言了解一课的概要;读正文,具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史论结合方法;读文献资料,学会阅读一课的概要;读正文,具体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史论结合方法;读文献资料,学生阅读、运用和分析史料;读地图、图画形成空间观和历史感;读大事年表形成时间观,读注释、小字加深理解正文,扩大知识面;读习题,巩固与运用新知识。这样,就能够在宏观上掌握历史课本的知识体系;各课目之间的知识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