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作者:杭州市教育局 2022-06-20 10:38:18
(2)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
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经申请批准可单列计划自主招生。考生可在自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中选报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4个专业志愿。
学业水平考试前,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先由招生学校进行专业适应性测试。考生报名参加相关学校自主招生专业适应性测试且成绩合格,即视作已完成所报学校(专业)自主招生志愿的填报。学业水平考试后,招生学校根据专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含加分)按一定权重计算考核总分(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为90%),并根据考生志愿及考核总分,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进行录取。
上述两个类别的自主招生,按照特长特色自主招生、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的顺序依次进行,已被特长特色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不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的录取。
4.集中统一招生
自主招生录取结束后进行集中统一招生。集中统一招生按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共三个批次进行。
(1)第一、二批招生
省重点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及其领办分校(含面向市区等额招生的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区普通高中)的招生为第一批招生,其他各类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下同)的招生为第二批招生。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核准的市区外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市区的统筹招生均纳入第二批招生。
第一、第二批招生录取,采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前一次性填报上述两批次升学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方式进行。第一批招生设8个平行志愿,第二批招生设20个平行志愿,考生在考前最多可分别填报8个和20个具有平行关系的学校(专业)志愿,考后录取时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规则,按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含加分)和志愿,依次投档录取。
列入第一、第二批招生的部分学校特色班招生,采用先术科测试,合格考生填报相应特色班志愿(与第一、第二批志愿同时填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按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含加分)和志愿,纳入相应批次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方式录取。
中专的招生录取由市教育考试院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方式单独进行。具体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由市教育考试院另发。
(2)第三批招生
第一批、第二批招生录取结束后,招生学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纳入第三批招生。
上述招生录取的具体实施办法分别另行制定。
(三)各类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
升入省重点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及其领办分校的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其综合评语中的操行等第须合格及以上,综合素质等级评定须6项全部合格(P等)且其中获得优秀(A等)项数3项及以上,初中毕业生科学实验测试合格。
升入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的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其综合素质等级评定须6项全部合格(P等)及以上;其他学校与专业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评定须4项合格(P等)及以上。
六、其他事项
(一)学生按规定程序被所报考学校录取后,不得要求放弃录取结果,其他招生学校也不得再行录取。已录取学生转学按《浙江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教基〔2022〕18号)规定执行。
(二)各招生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应严格按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另立收费项目,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助费用及设备物品。各高中学校要规范学籍管理,严禁挂靠学籍,做到“人籍一致”。
(三)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中、初中学校要加强各类高中招生相关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坚持和完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顺利实施。
(四)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单位和学校要加强各类高中招生政策的宣传,使广大考生、家长及时了解有关政策、要求,及时回应社会、家长关切的问题,主动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各高中学校要规范招生及宣传行为,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五)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单位和学校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坚持科学防控,规范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与2021年相比有这些变化
一是市区外民办普高面向市区招生方式调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将多年来市区外民办普高面向市区一直采用线下自主招生的政策进行调整。今年,经省、市教育部门核准的杭州市外和五区三县(市)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市区的招生,全部纳入市区集中统一第二批招生,相关学校不能自行招录学生。未经核准的市区外学校不能面向市区招生。
二是集中统一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可填报志愿数增加。集中统一第一批招生可填报志愿数由去年的6个增加到8个,第二批可填报志愿数由去年的12个增加到20个。此调整便于考生志愿的填报。
相关推荐:
2022年中考体育考核注意事项及训练方法汇总
202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报名时间汇总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