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05-26 21:37:01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作品分析
鲁迅伟大的奠基石
一、鲁迅生平
在讲到生平时强调一下,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作家生平的理解和掌握,前面我们讲到三步阅读法,第二步回到历史现场,很重要的一个历史现场就是作家的生平,所以希望各位学员一定要重视作家的生平的学习,这对理解作品非常重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生平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童年时代接受了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等正统、非正统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祖父科场案是鲁家家道中落,开始了避难生活,这对敏感的鲁迅影响很大,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和人生的本来面目“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雪堂是青年时代的鲁迅受到了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传统的奴隶哲学截然相反的自强、自立、资助的进取奋斗的人生哲学。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幻灯片事件”是他强烈感到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把本来很关注的 “国民劣根性”的问题放在了首位,弃医从文,认为“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启蒙主义文学理想。
◆1908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其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就抄古碑、读佛经,校勘自己喜爱的古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指示,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二、主要作品(小说)
鲁迅主要的作品集有《呐喊》、《彷徨》还有后来的《故事新编》。
《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书名的含义取名《呐喊》,意指作家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取名《彷徨》,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有个解释:“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表现了作家在“五四”之后的退潮期的思想苦闷和内心寂寞,也表现了他不甘消沉的探求精神。
鲁迅以自己的小说,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大变动时代中国的普通民众的精神病苦(知识分子和农民),无情的拷问了他们的灵魂,但不依拷问为目的,不鉴赏人的精神痛苦,反对一切形式的忍从,要进行“绝望的战斗”。
鲁迅作品《狂人日记》分析
根据三步阅读法,回到历史现场,写《狂人日记》之前,正是鲁迅苦闷的时期,是“颓唐”时期,钱玄同的鼓励才“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狂人日记》不长,前面有小序,小序当中由狂人的哥哥口里说出,狂人在患病期间记下的日记,此时他候补去了,日记是由狂人的哥哥交给小序中“余”。日记共分成十三段。狂人用了“日”、“月”、时辰这些历来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为全篇气氛的暗示:第一段还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的生活全是“发昏”,意识到自己“清醒”,但清醒在他人眼里是“发狂”,而且因为这种“清醒”可能招致迫害,提醒自己“须十分小心”,防范赵家的狗。第二段就“全没月光”而“知道不妙”了,感到路人、小孩子,都想害自己,相待自己招人恨的事,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第三、四两段还知道有“早”、“晚”,写那些对自己不怀好意的人,曾被知县、绅士压迫过,从狼子村告荒的佃户口里的直大恶人被杀了吃,想到自己也会被吃,在紧张状态下,看到“仁义道德”的历史书里写满“吃人”,——一部“仁义中国史”变成了“中国吃人史”,从大哥请的何先生的医嘱“赶紧吃吧”“悟”出大哥是吃人的,自己是吃人人的弟弟。第五段对历史上吃人的现象,大哥是赞同的。第六段就“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了,感到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第七段决心“劝转”吃人的人。第八段质疑吃人的合理性。“从来如此,便对吗”。第九段吃人的人的生存困境,“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第十段则突然成了“大清早”,与大哥理论,吃人的人,为野蛮人,便成“真的人”,就不吃人。第十一段则彻底变成“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了,妹子被吃了,吃人的人连亲人都不放过。第十二段意识到自己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第十三段喊出“救救孩子”。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天气与时辰“日”、“月”、“全没月光”、“早”、“晚”、“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大清早”、“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全是有意设置的。
在小说中,狂人的震惊性经验有三重:(1)“仁义中国史”是“中国吃人史”(2)大哥吃人(3)我也吃人,难见真的人对历史原罪的承担,自己也不过是“历史中间物”,在进化的链条上与“真的人”不在同等地位。
《狂人日记》的分析主要抓住狂人形象,特别是性格特征——“真狂与假狂”。
真狂: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和知觉障碍、逻辑思维不佳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上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如作品这样写道:“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个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
假狂:但是狂人的语言和心理虽然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只有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
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解决了狂人形象的真狂还是假狂的问题,那么,对于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的两重性就容易掌握。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所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
鲁迅作品《阿Q正传》分析
小说有九章,第一章写“我”“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是因为阿Q不是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有违传统故。“名不正则言不顺”,其意仍在阿Q非不朽之人,做传的名目没有取出来,故难下笔。阿Q由此说自己姓赵,竟招来赵太爷的“抢进”和“跳过去”。第二章阿Q名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以进城在未庄人面前“更自负”,但也“鄙薄城里人”,可是却又被未庄人欺负,阿Q只好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等语言来自轻自贱,不愿面对失败,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最后阿Q在输钱之后“他睡着了”,说明阿Q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第三章开头的“蒙”赵太爷打了嘴巴后,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可是阿Q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竟被王胡“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此后又“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的打,最后只好去“摩着”小尼姑头,“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此后在“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地笑”中,阿Q“十分得意地笑”。第四章“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阿Q就为此被赵秀才“蓬”的一声,敲了竹杠,地保仗势欺人,趁人之危,狠狠的也敲了阿Q竹杠。第五章阿Q以为小D“谋了他的饭碗”和小D打了一架,“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阿Q已经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阿Q是被迫进城的。第六章阿Q进城后,回到未庄,“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扔”说明阿Q在未庄人面前显阔。在谈到城里杀革命党的时候,“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说明阿Q不可能觉悟,麻木愚昧,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阿Q从中兴开始走向末路。第七章“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辛亥革命绍兴光复,未庄人的理解是“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说明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是因为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第八章辛亥革命绍兴光复后,“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假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而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第九章赵家遭抢了,未庄人既“快意”又“恐慌”,“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阿Q成为赵家遭抢替罪羊,死到临头的阿Q,为“画圆圈”而苦恼,死到临头还不觉悟。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说明社会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
阿Q形象的性格特征
阿Q性格的分析,要结合“文学人物分析法”。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经济上:没有土地,没有房屋,经济上受剥削
政治上:连自己的姓名籍贯也不知道,在未庄也只算得上一个末流的农村流浪汉,政治上受到压迫,没有权利,没有地位。
精神上:精神上毒害,如女性观
阿Q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的定义;在现实的失败面前,不改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自己假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
“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如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者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
他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不但在和别人口角的时候,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而且,“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这种不承认主义即使是一些小事上,也有着非常鲜明的表现。他头上有几处癞疮疤,本来这是“最恼人的”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忌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由于他的挑衅或自己的主动出击,总是吃亏的多,所以,他时常改变策略,诸如采用怒目主义之类,但最终,仍然只能为了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已。谁要说“亮起来了”,他便以“你还不配!”来作为还击和报复,并因此真的觉得癞头疮也是一种“高尚和光彩夺目的癞头疮”了。挨了打,便在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就心满意足地得胜了。即使是自己也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也有办法解脱:“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作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特征,通常是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取得胜利的人用以维持精神上的平衡的一种“骗术”,所以,常常是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正在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
“精神胜利法”的产生;是被统治者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的结果。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阶级以这种精神上虚假胜利来掩盖在现实中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失败的病态精神。有三个方面具体的原因:(1)由于封建阶级的残酷压迫。农民从一次次造反的失败中,错误地得出了造反没有出路的教训,而不造反又难以忍受现实生活,于是,便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神拜佛,寄希望于来世(2)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环境。农民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自排外(3)由于以封建家长制为特征的家庭生活。农民在家长制的家庭中,只要是一家之长,无论家庭规模大小、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其绝对的权威。所以,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庭里称王称霸。社会地位的卑贱,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严所抵消。
“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弱者的典型思想和精神,并非阿Q所独有,也并非农民所独有,而且,更严重地存在于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凌辱的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阶级之中。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特征的思想,也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普遍的意义。这也正是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阿Q的性格特征中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革命
阿Q的革命却是典型的农民自发革命。作者通过阿Q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绘了阿Q心中的革命:……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奇,——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辫子的男子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这就是阿Q的革命,这也是中国国民性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阿Q的革命要求正是愚昧落后的农民走向觉醒的开始。中国的农民革命,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但是成功了的农民便又做了皇帝,改变的只是自己和少数人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封建思想。从旧皇帝到新皇帝,只是姓氏的改换,其思想传统仍是一脉相承的。这便是中国的社会不能进步,封建统治可以延续几千年的一个根本原因。鲁迅正是通过阿Q的革命,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对于阿Q来说,他的革命是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并不是农民的革命。在当时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不但绝大多数农民仍然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而且,即使有少数最下层、最迫于改变自己地位的农民要求参加革命,也由于资产阶级的反对和地主阶级的报复,而被拒之门外,甚至遭到杀害。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Q越是起劲地进行革命,便越是加速了他的死期的到来。在这个意义上,阿Q的被杀,是作者对辛亥革命的一种批评,也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精辟揭示。
阿Q形象的意义
鲁迅对于阿Q悲剧的描写,除了从中国革命的高度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重大成就之外,仍然没有放松对于国民性的揭露和批判。在作品的最后部分“大团圆”这一章,不仅通过阿Q“无师自通”地喊出了“过了二年又是一个……”的豪言壮语,让阿Q的“精神胜利法”得到了最后一次表现的机会,而且,还通过未庄的和城里的众多的“看客”因为没有听到阿Q唱戏文的遗憾,深刻而沉重地表现了人们的麻木,表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仍然存在着的死寂和黑暗。
鲁迅作品《祝福》分析
《祝福》这部作品很多学员都学过,今天的讲授想提供给大家一种角度,希望大家运用“三步阅读法”去分析,这个角度就是知识分子的角度。
我先讲一下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那里,但“知识分子”一词真正的出现却是十九世纪在的俄国。是特指那些带有十分突出的反传统的批判精神的知识者。它的另一个来源是法国,源于1894年法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这个事件中,以左拉等一批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为遭受诬陷的德雷福斯辩护,标志着法国知识分子的诞生。左拉并于1898年发表了著名的《我控诉》,这篇文章被称为“知识分子宣言”。显示了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参与世道人心,致力于人类良心的精神力量。知识分子是社会良心的代表,他们不以狭隘的专业为思想的界限,不将职业作为自己的“稻粮谋”。以一种广泛的“业余”态度看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为任何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兴趣,关注远大的价值景象,超越各种人为的界限和思想障碍,对人类发展的新征兆和危机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有这样,知识分子才能以一种反抗的姿态使自己成为社会苦难的思考者,并以这种对抗性思考和对危机的普遍揭露作为自己存在的基本特征。
在《祝福》这部作品中,有一个人物“我”。“我”无疑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且是“五四”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较为鲜明的启蒙精神,他们以科学、民主为武器,抨击传统的封建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主动承担起历史责任,走在历史的前列。《祝福》这部作品中的“我”,就是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走出鲁镇,走向广阔的天地。但是随着“五四”的退潮,“我”又回到故乡,说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并没有真正的寻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反而在时代的大潮中,希望渐渐没落。祥林嫂的悲剧除了鲁四老爷、柳妈以及鲁镇的所有人以外,“我”实际上也应该承担祥林嫂的悲剧的责任,这个责任不是“我”一个个体的人责任,而是作为一个“五四”知识分子的责任。祥林嫂的悲剧的普遍意义也说明知识分子的时代局限性。所以各位学员要站在一个较高的时代的角度,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充分的理解知识分子,理解祥林嫂的悲剧带给知识分子的思考。
相关推荐: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