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点评 > 正文

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三选一开头

来源:今日中学生 作者:谢佳欣 2022-06-14 10:50:55

中考真题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三选一开头,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命题解读:寻文之眼
 
  今年成都市中考作文属于情境任务型作文,与2017年成都市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相似,但是今年的作文命题更具创新性,开放性更大,充分尊重考生的自我感受,给考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在关注学生成长体验的同时又植入深刻的思辨性表达,巧妙而不露痕迹。有人说:“真实写作,一方面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真实情景中合理表达与交流的需要。”这样的写作才有必要,才有价值。
 
  这次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板块中强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是课标要求最朴素、最真切、最具体的体现,更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次命题的形式简单而朴素,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写作对象“你”可实可虚,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标点符号与语气词更是各有侧重,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多元;可以为文章奠定感情基调,也可以启发学生构思文章的方向和形式,一举多得!
 
  二、构思解读:定文之神
 
  写作角度一:你来了。
 
  这句话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由一个陈述句作为文章的开头,能给人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你来了”既可理解为某人某物的“到来”“突然出现”,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思想、感悟、情感的“生发”,还可以理解为某人某物的“陪伴”。写作对象丰富、可选素材广泛,作文的开放性也比较大。
 
  助词“了”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写作时,可以重点写“你来了”之后的故事,也可以使用插叙或者倒叙等,荡开一笔,巧妙交代“你来了”之前的故事,这样行文有前有后,浑然一体,文章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句号这一标点的使用,使得整句话的语气更加舒缓、淡然,表面上看并不“出彩”。但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一文的开头和结尾使用了两个相同的陈述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来表达对昆明的深情,语淡而情深。“你来了。”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巧妙设置悬念,极大地扩展文章的广度,是一个很好的“起”。接下来,考生可以在比较低缓的“起”中承接上文、叙述故事、巧设转折,使叙述层层递进。文章情感或可转向高昂、或可走向深沉,达到低起高走的效果。
 
  写作角度二:你来吗?
 
  从句式上来说,这是一个疑问句,表示询问。
 
  从内容上来说,整句话创设了多种情境:可以是自己和他人之间做出邀请的提问,这可能使你想起某段难忘的回忆;可以是自我内心的提问,对理想中的自己的一种憧憬;可以是对某个社会、某个时代发出的邀请。
 
  问句作为文章开头,可以设悬,也可以确定文章的情感基调。说这句话时,内心或是充满了对人或物能够到来、事情能够发生的深切期待;或是充满了“有约不来过夜半”的焦虑、担忧和思念。
 
  写作角度三:你来啦!
 
  这是一个感叹句,表示一种强烈的感叹语气。
 
  “啦”和感叹号是审题的重点,感情基调强烈。考生可以由身边的人、事、物、景等切入,或回忆、或还原、或憧憬……抒发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立意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若文章立意在引起读者共鸣之余,还能引人深思、启迪人心,做到由情入理,则更佳。
 
  由于命题并没有限定具体的题目和主题,因此,文章的选材范围很广。考生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材要典型。要选取生活中典型的、带给自己极大情感触动的“你”来写。这个“你”可大可小,可选择平常之中又见不凡、能表达自己情思与哲思的材料来写。二是选材要新颖,这是作文出彩的关键。考生在考场上受时间限制,往往会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但只是材料够熟悉,就能够抒发出自己强烈的情感吗?未必如此。因此,考生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得反复斟酌,选择不流于俗、不脱离真情的材料来写。
 
  三、备考解读:传文之思
 
  从成都市近年的中考作文题来看,如何让学生的作文“靓”起来,在备考时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表达实践,让作文“活”起来。
 
  语文核心素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运用情境的重视。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中考作文备考,只有融入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文。因此只有积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才能让作文“活”起来。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让作文“深”下去。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所以,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更重要的是展现背后的思维能力。为此,只有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思维训练,才能让作文“深”下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作文“美”起来。
 
  语文学习实际上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者,还必须是学生体验美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人物美、结构美、构思美等,进而引导学生模仿美、创作美。学生的作文自然就会“美”起来。
 

  编辑推荐:

  202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中考真题、录取分数线
 
  你想看的中考信息资料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