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点评 > 正文

2022年四川泸州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将____写进生活

来源:今日中学生 作者:严林 2022-06-14 10:56:13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四川泸州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将____写进生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用文字讲述生活,用作文呈现思想
 
  历年来,泸州市的中考作文命题,都非常关注考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真实生活体验,无论是2020年的“样子”,还是2021年的“描绘”,乃至今年的题目,都体现了“用文字讲述生活,用作文呈现思想”的出题意图。这正是韩愈“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传统儒家文化写作思想,突显了考试的价值导向功能,指向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这个题目看似平常,但一定要“写进生活”,通过写作进入考生们所见、所感、所经历、所认知的青春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考生的作文,就如同一块画布,他们的生活将在这个题目的引导下,展现出它独特的色彩。这样一来,既可以考查考生写作能力,又能够反映考生价值取向,还能够折射考生个性思想,可谓“一石多鸟”,平中见妙。
 
  二、从审题透视立意,用立意展现认知
 
  从命题形式来看,泸州市中考作文从连续3年的话题作文又回归到半命题作文(2012年到2018年均为半命题)。
 
  题目“将写进生活”中,“将”字是介词,“写进”是动词,“生活”是名词、宾语。其中,“写进”是本次写作的难点,“生活”是我们这篇作文所要展现的主体,而横线中所填写的内容则是本题写作的重点。审视题目,不难透视出这样一些问题:把什么写进生活?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生活?怎样把它写进生活?把它写进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几个问题也正是我们立意的指向。
 
  作为本题的重点和核心,横线上可以补填什么内容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还可以是动词。其中补填方向有以下四个:
 
  第一,最容易的就是补填一些抽象事物。如亲情、友谊、感恩、幸福、拼搏等。这些主题同学们经常练笔,都可以直接入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有话可说。
 
  第二,本题也可补填一些具体的事物或情境。如夕阳、蓝天、光、那方小屋、梅花等。但这样的补题需要要提炼出所补内容的内涵和品质,用托物言志手法,写出它们“写进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本题还可以用符号补题。如《将?写入生活》《将?写入生活》等,通过另辟蹊径,奇中见新。写作中也要紧扣符号,赋予符号内涵,凸显其意义。
 
  第四,考生也可以刻意求变,贬义褒解。如《将苦难写进生活》《将黑暗写进生活》等,但必须为其重新赋能,要能自圆其说。可以缅怀历史,忆苦思甜;也可以写忧患意识、写辩证思维等。
 
  所以,本题补填的内容可大可小、可虚可实、可斜可正,立意当然可远可近、可高可低、可重可轻,行文自然可叙可议、可庄可谐、可徐可急。题目的包容性,给考生们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一定有一个大的前提,本题补填的立意必须是正向的,“写进生活”的东西必须是有价值的。阅卷者通过考生的补填,就能洞察学生的立意;通过行文中立意的高低,就能洞见考生的认知。考生在有话可说、顺利写作的基础上,展现自己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思维层次。
 
  三、用厚积沉淀文笔,用训练助推思维
 
  对于这样的中考作文,选材与谋篇都可以根据补填的主题,自由发挥。而此时,作文得分的关键,就在于平时的备考训练。我们的日常备考还是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助推考场作文拿下高分:
 
  第一,训练日常卷面书写能力,保持字体的匀称和卷面的整洁。关注自己卷面书写的辨识度,坚持有意识地规范和训练,有效地为中考作文提分。
 
  第二,重视生活阅读中的发现和积累。写作源于生活,如何在大同小异的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素材,需要对生活细节进行细微观察和思考。往往在丰富的观察和思考后所得的素材,就能实现作文中的赋形思维。有了赋形思维的作文才能内容鲜活,主题鲜明。
 
  第三,揣摩自己写作中的语言和风格。日常写作后的修改和打磨,是提高个性言语表达的关键。通过日常刻意的手法训练、语言修订,才能实现“个体言语生命的觉醒和发展”,最终摸索出自己个性的、舒适的语言和风格。
 
  第四,体现文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日常了解、读背、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求“古仁人之心”,摸索中华文明的精华,把真正典雅、崇高的精神注入自己的认知中。用阅读拓宽生活和世界,用时事印证道理和思考。带着积极高尚的态度去理解和辨析时事热点,在思辨中笃定自己的价值观。
 

  编辑推荐:

  202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中考真题、录取分数线
 
  你想看的中考信息资料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