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最困难且又可以把握的部分。阅读题如何把握呢?初中语文在乎四个字的学习,分别是“事、情、理、法”。事是指事情、叙事;情是指感情,用来支撑叙事的感情;理是指道理,叙事所要表达的法理;法则是实现以上的方式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就从这一点入手。
解答阅读题如何有“法”呢?
第一读清题目,理解题目本质。出题者在题目设置的时候会把答案答题的方向告诉考生,围绕出题者的思路去答可以保证大方向不出错。
第二是分清文体,正解运用术语。语文答题有很多东西都是有专业术语的,在阅读理解中,有考生是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没有用专业术语就导致扣分。例如如何突出文章主旨就有烘托、正托、反衬等术语需要考生在答题中表现出来。
第三是手法意识,体现语文的专业。这个需要考生在答题的时候注意要有手法意识,了解文章所用的象征手法。
第四点,分层答题,规范答题细节。就像是人都爱去摆放规范的超市买东西一样,阅卷的老师也喜欢整洁规范的答案。陈正君表示,养成分层答题的能够让答案显得更有条理,阅卷老师一看就能把分数算出来,增加好的印象分。
中考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除了要把握以上四点注意外。最让学生棘手的两个类型—“作用”题和“含义”题,也有的独门秘籍与大家分享。
“作用”题
“作用”题,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说说一个词语、句子、段落甚至是题目在文章中所呈现的作用,例如“文中画线句子这样写好在哪里?”“这个词有什么作用?”“可否被替换?”这类题型都是作用题。要把握这类题型,首先要把握问题的大方向,弄清楚整篇文章的主题写的是什么。如果是人物的描写,就判断人物描写可能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如果是环境描写,就是用来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等;如果是侧面描写,就往烘托主要人物方向去想。其次,要注意手法意识。看看这些词语、句子、段落是否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考官想要考哪些手法。最后,要结合全文的内容、结构、人物、主题来回答。
“含义”题
那什么是“含义”题呢?含义就是既指什么又指什么,既指表面上的意思,又指隐含的东西。把面上的东西说完之后再说隐含的。往往有同学会丢1分或者0.5分,就是因为文字面上的没说,说了文字面上再说隐含会更好。以考试常考的“说说标题的含义”为例,标题的含义常常有“概括文章中心、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直接揭示中心”等作用,这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之后了解文章的大方向才可以回答。此外,还要注意含义题里面的实与虚的结合,要找出其背后的象征与联想,由物及人、由事寓理(情)等意义。
不知道如何答的题
此外,在中考语文阅读题中,如果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答题,就试着把文章故事再概括一下,整理一下思路再答题,千万不可留白卷。平时做阅读训练的时候也可以针对性地训练。例如不擅长找议论文的观点就拿很多文章训练的时候只练习找观点这一道题。这样既保证阅读量,同时书写量又不是很大,时间占用不太多。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