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09-04 18:54:37
清代朴学
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像汉代一样注重考据和训诂,这种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也称“考据学”。尤以嘉庆、乾隆时的呕血最辉煌,形成“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强调天下兴匹夫有责。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于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约可分三个阶段:一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是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二是隋唐阶段,这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三是宋元明清阶段,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时期。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札根并得到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社会,与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国化。隋佛教传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发展,在思想上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结合,在经济上建立了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以土地经营为中心的寺院经济,从而为隋唐时期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提供了条件,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基本完成。
四大石窟
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敦煌莫高窟位于鸣沙山的断崖上,建于前秦是建成时间最早的石窟,石窟内的壁画经文等艺术珍品享誉海内外。麦积山石窟建于后秦,被称为东方雕塑馆。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石窟造像宏伟,大佛栩栩如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书院
书院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书院教育之雏形,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宋初四大书院有: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商丘应天府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随后宋王朝把教育重点转向官学,南宋的理学代表人物朱熹重新发展书院,进行教学活动,形成了我国书院教育第二个高潮。唐君毅先生尝称之为「三部曲」 ﹐即私学由兴起﹐到转为官学﹐到最后衰落的三个阶段。书院的基本教材为儒家的四书五经。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书院教育仍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四书始于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儒家的入门读物。五经时间更早,始于汉代,汉武帝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开始有“五经”的说法。汉代的“五经”包括:《诗经》《尚书》《仪礼》《春秋》《周易》,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仍为五经。
古代园林
中国园林可分为四类: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载于史书的第一座园林是皇家园林,史上闻名中外的是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私宅园林始于西汉,多集中于南方苏州、扬州等地,著名的有苏州四大名园: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其中的狮子林最早是寺庙园林,寺庙园林大量出现于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后,一般来说,他是寺庙的附属建筑。公共园林出现于唐代,长安城的“曲江池”是突出代表。
书法艺术
书法是在汉字的结构和线条变化为基础上产生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适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但其正式形成是在汉魏之时。汉代是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盛行隶书,魏晋南北朝的书法承上启下,完成了书体压扁,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大书法家。隋唐两代是书法的鼎盛阶段,书法被列为“书学”,定位学校中的学习科目,这与隋唐时高度繁荣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文化密不可分。出现了虞、欧、褚、薛四大家,草书大家张旭、怀素,颜肥柳瘦二大家等。明清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中国画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和民族风格早已收到世界人民赞誉。中国画重“神似”,以写意为主,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中国画发端于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审美活动,远古先民已在陶器上绘画,秦汉绘画有墓室壁画等。魏晋南北朝佛教流行,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隋唐绘画成就惊人,阎立本父子兄弟三人为唐初著名画家,画圣吴道子的画被誉为“吴带当风”,还出现了另辟蹊径的山水画,宋代绘画继续发展,还兴起了“四君子画”,明代首推大写意画家徐渭,他方笔纵横,写意淋漓。清代除了了“扬州八怪“八位画家,主张艺术革新,画风奇特,被视之为”怪”。五四运动后,西洋画开始流行,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中国画进入了新的阶段。
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没骨山水等。代表人物是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水”和王维的“水墨山水”。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绘画四格
“绘画四格”是唐代才提出的绘画标准,体现了中国画的创作趣味。张怀瑾在《画断》中提出神、妙、能三品的标准,之后,朱景玄又添“逸品”一项。到了宋代,把“逸品”列为绘画评选的首位,并对四格逐一阐明含义,认为一个是笔墨精炼、意趣出常。“神格”指神形兼备,“秒格”指绘画得心应手,“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动表现作品。这四格长期称为欣赏文人画的标准,认为绘画富有情趣才是一流。
民族音乐
音乐,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随着人类的进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周朝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用来维护统治,有高山流水的传说。秦汉两代,乐府的设立,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由于南北混战带来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音乐发展提供了条件,佛教的流行也为各族音乐文化的大融合提供了基础。隋唐时期是音乐艺术的盛世,形成了“燕乐”的宫廷之乐,奏“九部乐”。宋元时期,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艺术也相应产生,出现了“瓦舍”和“勾栏”等娱乐活动场所。明代则是戏曲音乐为主。
戏曲艺术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并且因地域的差异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剧种。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的舞蹈,秦代出现了“百戏”。唐代开始,唐玄宗在宫廷设立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因此后世称戏班为“梨园”,奉唐玄宗为戏曲祖师。宋代进一步发展为杂剧,元代为元杂剧,明代除了传奇,剧作家有汤显祖、南洪北孔等。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奠定了今天京剧的雏形。京剧是今天流行最广泛的一个剧种,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京剧流派,出现了四大名旦。推动了戏剧的传播与发展。
瓷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也是瓷器制作技巧最早成熟的国家。中国的英文China也正是瓷器的意思。17世纪,随着隋唐瓷器不断输出到世界各地,“瓷国”的美誉便冠给了中国。中国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最早的原始青瓷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发展,到东汉时期成熟为真正的瓷器。隋唐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繁荣阶段,出现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北宋朝廷还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瓷器进出口事务。元朝政府设立了“浮梁瓷局”直接管理瓷器生产。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达到鼎盛,景德镇也被确立为“中国瓷都”。 中国的瓷器不仅推动了世界的贸易发展,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的博大精深。
文房四宝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毛笔是我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汉字书法是毛笔发展的产物。秦代才正式定名为“笔”,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我国人工墨大约始于战国时代,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为我国造纸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最早的砚是石砚,到汉代发明了人工制墨,就陆续出现了其他材质的墨。文房四宝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在提高,文房四宝将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至今仍是世界三大饮料。发于神农,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最早作为药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饮茶的习惯才由四川传播开来。唐朝在天台国清寺研习的最澄和尚把茶籽带回日本,日本才开始饮茶史。17世纪后,茶叶陆续传播到印度、欧美,成为一种世界性饮料。唐代陆羽被奉为“茶圣”,编写的《茶经》是我国最早的一步茶叶专著。茶的种类丰富,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各具养身功效。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