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09-30 14:37: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个中学生看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世界排名第一的丁宁和一位名气不大的选手正打得难分难解。甲说:“这位选手真倒霉,碰上国手,赢的希望很渺茫。”乙说:“这位选手真幸运,一旦把国手打败,国人将刮目相看。”甲说:“那你也去试试吧。”乙无言以对。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根据自己感悟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审题关键要完成本次作文,关键是对小学生三句话的解读。甲持倒霉论,错误在于眼睛只盯着输赢,看不到与高手竞赛的其他积极作用,如向高手学习、锻炼自己敢于拼搏的精神等;同时也犯有技术决定论的错误,不知道输赢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从改革赛制,关注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的角度考虑,甲的倒霉论也有合理的成分,它是对金牌至上的举国体制的一种批判,本届全运会设置的群众体育竞赛项目,可以看作是对甲的观点的回应。乙的观点无疑是有价值的,它包含着对挑战精神的肯定,体现了现代体育精神。但是,“国人将刮目相看”,其中也包含一定的名利思想,这是需要否定的。甲的“那你也去试试吧”一句,也是值得咀嚼的,挑战不是随意的,得具备一定的实力,如此解读,会有更深刻的立意。
思路点拨 立意角度 :
写作提示角度一:珍惜眼前机遇,勇于挑战强者。 初出道便遇上国手,这是一个向国手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球是圆的,决定胜负的不仅是技术和经验,还有心态和勇气,勇于拼搏,敢于向强者挑战,自己才能逐渐强大起来。
角度二:弘扬体育精神,摒弃名利思想。 两个小学生观点不一,但他们都把目光盯在输赢,这正是国人金牌至上体育观和竞赛观的反映。片面追求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为了取得金牌而不择手段,既背离体育竞赛,又污染社会环境。角度三:扎实锻炼自己,挑战更需实力。 初出茅庐可以向国手挑战,但是挑战不是豪迈的口号,挑战者自身得有一定的基本功,否则就会成为笑话。勇于挑战,又要善于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我素质,提升竞争力。
【标杆作文】敢于挑战 迎难而上
面对一个初出道的选手与国手的比赛,甲说这个选手很倒霉,乙说这是他的一次机遇,两个中学生的分歧反映两种比赛观,也触及到一种人生态度:敢不敢挑战,有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有一句话说得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试想,如果这位初出道的选手遇上一个鱼腩式的对手,毫无抵抗,一路顺风,轻松取胜,这样的胜利在观众心里有多大重量?在胜利者心中会有多少自豪?相反,勇与国手较量,赢则倍增光荣,输则彰显气概。更有甚者,与强劲的对手交锋,让你在感到差距中心存目标,在感受压力中奋进不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我们才能赢得辉煌的人生。
研读古往今来那些古人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忍受奇耻大辱而终究写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还是扼住命运的咽喉而畅想英雄交响曲的贝多芬,无不是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才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成为人类的佼佼者。如果像大清王朝的八旗子弟那样,成天提着鸟笼,行走在茶馆之间,悠哉游哉,轻松快乐,没有丝毫人生的压力,却也碌碌无为。
温室的花朵虽然千娇万媚,终究经不起风吹日晒;郊外的野草虽然任人践踏,却仍然能茁壮生长。轻飘飘的生命只能飘荡在空中,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沉甸甸的生命却能扎根于大地,为世人所赞扬。梅花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经受了霜雪的洗礼;蝴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经历了羽化的艰辛;黎明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忍受了漫长的黑暗。我们的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海子诗说:“面对大海,春暖花开。”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多么脍炙人口的诗句,可就是写出这样美妙诗句的作者海子和顾城,在生活的错综复杂的压力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告别了辉煌的人生。著名演员张国荣从24楼飞身跃出的那惊人一刻,留给人们多少猜想,但重要的一点,他必然也是某种压力的牺牲品。我们尊敬这些死者,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我们同时又不能不指出,只有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人生才是可敬可佩的人生。
人生是一块百变的魔方,有无数种解法。但是对于壮丽的人生来说,有一种使命叫挑战,敢于挑战,迎难而上,哪怕失败,也是英雄。
习作鉴评:文章先简述材料,引出“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中心论点;接着紧扣中心论点分析材料,着重阐述敢于挑战的意义;然后以司马迁、贝多芬和八旗子弟为例,进行正反对比,进一步说明挑战对于人生人意义;再运用自然现象,进行比喻论证,强调生命应不拒压力,负重前行;并联系名人自杀事件,从反面进行论证,指出只有敢于挑战、迎难而上的人生才是可敬可佩的人生;最后抒情作结,归纳中心。全文材料丰富,论证充分,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习作。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