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11-26 20:12:02
01 材料题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
(2)重视材料出处;
(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5)规范作答;
(6)分析材料。
02 解题三步骤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如何读?(阅读的顺序)
1. 阅读内容
材料题由两部分(材料部分+问题部分)组成。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读全,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同学们在阅读时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2. 阅读顺序
建议大家读题时,先读问题,了解题目设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可避免盲目阅读材料,又节约时间。
之所以建议大家从后往前读(即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
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
三是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方便给材料内容定位,考生在脑海中提前有了解题的思维目标,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就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考生在做题时应边阅读材料边思考,找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建议大家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考生应着重注意这几个问题: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还是有些糊涂,下面结合例题为大家讲解如何运用上述方法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
(一)析主题明方向
主题类型的材料题,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主题,并能根据主题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点,以做到“明确方向、不走弯路”。常见的主题包括“民主与法制建设”“战争与世界格局”“走向一体化的世界”“民族主义”等。当主题确定后,后面每一问的考查点大家也就了然于胸了。
例:以“战争与世界格局”为主题,根据主题明确,本题考察的范围不外乎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格局,再观题目,第一问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问考查的是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第三问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问则考查的是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与之前的推测相差无几,看准主题后,基本都能确定本道题考查的方向。
(二) 析标题晓范围
一般在主题的基础上,每一则材料上面还有一个黑色标题。黑色标题在哪一则材料上面,即为哪一则材料的“篱笆”,已经将本问的考查范围作规定,指引学生在答题时勿走出“篱笆”,不可越界,越界的“答案”必定是范围之外的“答案”,也必定是错误的。黑色标题不可不看,各位考生除了对材料主题重点标记外,也要标记黑色标题。
例:以“中外法制建设”为主题,黑色标题则分别是【英伦风情】、【美国典范】、【法式蓝本】、【东方法制】。据此推理,第一问考查的是英国的法制建设,第二、三、四问则分别为美国、法国、中国的法制建设。既如此,就要遵守“篱笆约定”,第一问考英国就不能出现答美国的情况,标题限定的哪个国家,就只答哪个国家的相关知识点。
所以在第一步确定主题后,勿忘第二步,分析标题,知晓考查范围。
【特殊情况】有的题会在黑色标题之外再加最后一问,这一问是总结性上升,要做到“追本溯源”“落叶归根”,回归到“主题”上,答案要紧扣主题。为求不出错,答案可以使用主题来造句。
(三) 对分值知得失
在正式答题时,要先读每一问的问题,分析本道题一共是几个小问,再对照问题后面括号里的分值来进行分配,分配时结合“答一个点得一分”的原则。同时可以结合材料分析,每一个小问答几点,即为分配到几分,切记答出的点要大于等于括号里的分值。
例如,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璀璨明珠”的?(3分)
本问一共有两个小问,但是后面分值是三分,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和练题的经验来分配,“弱点和局限性”答两点,“理解”答一点,刚好得够三分。如果某些学生不确定分配一分还是两分,就两个小问都分配两分,一共四分,虽然大于括号里的分值,但可以保证不丢分。
总之,做题时先读问题、分配分值,再组织答案。在分配分值时可以参考材料,而材料在组织答案时,几乎可以起决定性作用了。
(四) 读材料找答案
材料分析题中,材料是灵魂。很多题目在设问时都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材料是答案的来源,脱离了材料,便脱离了答案。读完题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可得出答案,或者与答案类似的句子,只需稍作修改即可。
例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解还具有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民族自决原则,在划分新边界时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受到尊重。《国联盟约》第二十二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一战后的和解”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和解对国家关系产生的严重影响有哪些?(3分)
本题共两问,分值是三分,题目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影响,可知特点在材料里可以分析出来,而影响不在材料里,而且题目中问影响“有哪些”,说明影响不止一个,要答两点,而特点就只需要答一点了。然后带着问题分析材料,得出“特点”就是“采取了民族自决原则”。再根据开卷考试的资料或者背诵的成果得出影响: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②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总结一下,主题类材料题答题步骤总共分为析主题、看标题、对分值、读材料四个步骤,用“指南针”明确方向,用“篱笆”划定范围,再根据分值不要丢分,最后带着问题分析材料找出答案。其中后两个步骤也同样适用于没有主题和黑色标题的其他类型材料解析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