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历史 > 中国历史 > 正文

2023年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传统文化)

来源:网络资源 2022-11-27 19:33:2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文化(传统文化)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古代的思想演进

1.百家争鸣

(1)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3)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太学。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4.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5.明朝的“八股取士”

(1)内容: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形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3)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6.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①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②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知识点二:古代的科技发展

1.青铜器与甲骨文

(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多采用“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 铁农具和牛耕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发展的标志。

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背景: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

(2)时间、人物: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游修建了都江堰。

(3)功能: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影响: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5)意义: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4.秦长城

(1)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2)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造纸术的发明

①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②东汉时候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①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②华佗: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

(1)农学: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数学:①曹魏刘徽的“割圆术”;②南朝 祖冲之 在数学领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在天文立法领域:制定《大明历》。

7.宋元时期的科技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雕版印刷术:我国隋唐时期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②活字印刷术

A发明:北宋匠人毕昇发明。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

B发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C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D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指南针

①发明:汉代制成“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

②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③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④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①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应用: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人们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代发明了火铳。

③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④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8.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2)北京城:明成祖时修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三:古代的史学、文学、艺术、宗教

1.秦汉时期:

(1)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2)宗教:道教和佛教

①道教:产生于东汉末期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书法:东晋的王羲之 ①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②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书圣”。

(2)绘画: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刻:北朝时,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雕塑群。

3.隋唐时期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淳朴厚重,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故有“诗史”之称。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

(2)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作品特点 成就
书法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欧阳询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楷书四大家之一
绘画 阎立本 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艺术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4. 宋词

(1)出现: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3)代表

①苏轼:北宋文学家,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②李清照: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

③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元曲

(1)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名家代表:

①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6.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作品 作者 朝代 内容 成就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期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2)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

7.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红楼梦》

①地位: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②作者: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

③问世: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④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⑤特色:《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⑥价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昆剧与京剧艺术

①昆剧

A.发展: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明朝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B.代表: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政治历史剧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C.衰落: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②京剧

A.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

B.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核心素养】

1.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2.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3.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4. 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2)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②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③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

6. 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