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11-27 19:44:58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3、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壮烈殉国。
5、抗日战争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左权等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
(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 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目的 |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评价 |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5) 天京陷落: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6)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义和团运动
(1)兴起: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活动于山东、直隶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土活动的猖獗,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反映了义和团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1.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3)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来。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1.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5)影响: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辛亥革命
(1)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
(3)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新文化运动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4)主要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5)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一)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开始于维新运动,因此有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维新运动。
1、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对近代化的作用
(1)思想主张
运动名称 | 思想主张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维新运动 | 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
辛亥革命 | 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新文化运动 | “民主”、“科学” |
(2)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
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3、近代化精神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是: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二)中国经济近代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影响: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
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进行改造:1953-1956年
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核心素养】
1、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2、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最终导致戊戌变法只维持了103天,辛亥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
3、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4、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5、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决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