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12-11 13:46:00
时间 | 阶层 | 历史背景 | 目的 |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
重要领域 | 意义(影响) | |
---|---|---|---|---|---|---|---|
19世纪40、50年代 | 地主阶级抵抗派 |
1、英国鸦片走私船频繁出现东南海域2、清朝君臣对“岛夷”情况一无所知3、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4、鸦片战争失败 5、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6、中国人民探索战争。 |
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明确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解放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经世致用 没有实践 |
制器物 | 标志着中国人民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当时知识界思想解放,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19世纪60-90年代 | 地主阶级洋务派 |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式2、清政府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洋务派产生,慈禧太后支持。 |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镇压人民运动 |
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体西用 无实践 |
制器物 | 迈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冲击传统保守思想。 |
19世纪60-70年代 | 资产阶级 |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 开展民族资本主义 |
1、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2、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3、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
未形成完整理论 没有实践 |
仿制度 | 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 | 维新派 |
1、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早期维新思想奠定的基础 3、甲午中日战争后政治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5、洋务运动失败反思。 |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严复:《天演论》 |
中西结合 西方哲学与儒家经史相结合 |
仿制度 | 超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中小资产阶级革命派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 推翻清政府,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共和制 |
1911年辛亥革命大爆发。有实践 直接引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有实践 |
仿制度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
1915-1919 |
资产阶级 激进派 |
1、辛亥革命推动 2、一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思想牢笼 4、直接原因: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
全盘西化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
民主、科学旗帜 较为彻底封建思想革命、文学革命 |
仿思想 |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解放 2、五四运动爆发起到宣传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4、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
时间 | 阶层 | 历史背景 | 目的 |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
重要领域 | 意义(影响) | |
---|---|---|---|---|---|---|---|
19世纪40、50年代 | 地主阶级抵抗派 |
1、英国鸦片走私船频繁出现东南海域2、清朝君臣对“岛夷”情况一无所知3、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4、鸦片战争失败 5、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6、中国人民探索战争。 |
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明确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解放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经世致用 没有实践 |
制器物 | 标志着中国人民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当时知识界思想解放,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19世纪60-90年代 | 地主阶级洋务派 |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式2、清政府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洋务派产生,慈禧太后支持。 |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镇压人民运动 |
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体西用 无实践 |
制器物 | 迈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冲击传统保守思想。 |
19世纪60-70年代 | 资产阶级 |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 开展民族资本主义 |
1、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2、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3、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
未形成完整理论 没有实践 |
仿制度 | 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 | 维新派 |
1、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早期维新思想奠定的基础 3、甲午中日战争后政治矛盾尖锐、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5、洋务运动失败反思。 |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严复:《天演论》 |
中西结合 西方哲学与儒家经史相结合 |
仿制度 | 超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中小资产阶级革命派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 推翻清政府,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共和制 |
1911年辛亥革命大爆发。有实践 直接引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有实践 |
仿制度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
1915-1919 |
资产阶级 激进派 |
1、辛亥革命推动 2、一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思想牢笼 4、直接原因: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
全盘西化 |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
民主、科学旗帜 较为彻底封建思想革命、文学革命 |
仿思想 |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解放 2、五四运动爆发起到宣传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4、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