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2-12-15 20:10:04
“一”答题步骤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小说运用最多的是前二种表达方式。
1.记叙
(1)记叙的人称。小说中的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2) 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①顺叙:如《荷花淀》就是运用了顺叙的方法,好处就是眉目清晰地叙述了水生嫂等白洋淀青年妇女由送丈夫出征。
到寻丈夫遭遇 敌船,再到巧遇丈夫体验杀敌场面,最后成长为抗日队员的经过;又如《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运用了顺序的方法,好处就是眉目清晰地介绍了林黛玉的行程。
②倒 叙:必修教材中运用此法就是《祝福》,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使小说波澜起伏。
③插叙:在必修教材中运用比较典型的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 庙》,当中插叙了林冲救助李小二的事情;又如《药》中插叙了夏瑜狱中斗争的事。
2.描写
既可以是对环境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人物的描写。环境描写上文已经阐述,小说对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法。
侧面描写主要用环境烘托和次要人物烘托。
(二)表现手法
1.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荷花淀》中关于“院子”和“白洋淀”场景的描写。
2.对比: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特点,使形象更鲜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和陆虞候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同样都为林冲的朋友,一忠一奸,对比鲜明。
3. 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某一细节为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人物或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现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阿 Q正传》叙述阿Q的忌讳就用了点面结合法。先说阿Q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再说他忌讳的推而广之。
以及由此产生的同周围人的冲突,但这只是对 主人公的一般性描述,是面的铺写,还不够具体深入;因此作者独具匠心地把阿Q放到与闲人的冲突中,作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
“点”的渗透使阿Q的形象骤然 立起来了,变得更加鲜明生动。点面结合使阿Q的形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4.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小人物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阿Q正传》中阿Q是小人物,通过这一小人物我们能认识中国民众国民性的弱点。
(三)布局谋篇
根据内容所处的位置的不同通常有如下手法:
1.开头: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总领下文。
2.过渡: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总结上文……
3.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戛然而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语言技巧
语言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和语言整体风格两个方面。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引用、反问、反复等,一般针对欣赏具体语句的技巧。
语言风格指平实、清新、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口语化等。
“二”是指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必须和小说的主题、情节、形象、环境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艺术技巧是为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因此在解答艺术技巧内容上的作用时应该遵循以上两个结合。
“三”是指三个步骤
确认技巧→具体阐释→简述好处。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当然要根据题干要求再确定答题步骤,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高考对艺术技巧这一考点的常见提问方式:
1.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并分析。
2.文中写某事物某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某段或某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典例二、典例三就用了第一种提问方式,所以我们可以按“三”步骤作答。)
“四”是指四个思维切入
在“确认技巧”中大体可以从四个角度切入: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布局谋篇、语言技巧。一般我们解题时先从语言技巧中的修辞手法切入,特别是题干这样提问时: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然后考虑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布局谋篇”和“语言风格”一般会在题干要求中有所提示。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