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历史 > 学习方法 > 正文

2023年初中历史学习的8个方法

来源:网络资源 2022-12-21 16:46:22

中考真题

初中历史8个学习方法

1化简记忆法

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最后达到全部记忆。

例如:中英《南京条约》,记起来十分复杂,但仔细推敲,这个条约内容有四条,每一条找一个关键字,就可化简为“割、赔、开、关”四个字,然后再展开——

“割”即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即赔款2100万银元;

“开”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通商口岸;

“关”即关税协定。

这样记忆是不是简单了许多?

2公式记忆法

对于复杂的历史问题,可以总结归纳出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解答,方便理清解题思路。常用历史公式整理如下: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

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很有帮助的~

3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异同点,防止张冠李戴。这是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相比等。

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理清不同概念。

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④中外比较。如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4列表图示法

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让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

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都可以列出图表加强记忆。

5联想法

纵向联想(以时间为线):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

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再直到二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二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这样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

横向联想(以地区为线):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6

串字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

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7

口诀法

通过综合取舍,把一些零乱的内容整理成比较整齐的押韵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

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可编成这样的口诀:

西方列强不让富,先进技术难传入。

清朝内部有顽固,阻挠破坏搞洋务。

整个运动缺核心,几个总督和巡抚。

技术设备单纯引,根本原因在制度。

8巧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学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

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位置,才能记住;

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

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

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

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