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名言名句 > 正文

2023年初中语文200个千古名句及名人名言,

来源:网络资源 2022-12-27 17:36:36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傅子》

●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传习录》

●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 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清•沈近思

●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陈寅恪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 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丰子恺

●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胡适

●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沈从文

● 眼睛因多流泪水而愈纯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琦君

● 真正的宁静并不是避开车马喧市,而是在心灵修篱种菊,这才是真正的宁静。——林徽因

●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素履之往》

●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木心

●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张抗抗 《牡丹的拒绝》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生当如夏花之绚烂,死当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 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王尔德

● 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每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王尔德

●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 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肖伯纳

●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巴尔

● 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

●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 生活让我们遍体鳞伤,可是后来,那些受过的伤终将长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罗曼.罗兰

●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尼采

● 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康德

●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 有两种东西,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德养天下万世。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灵魂只能独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者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

◆上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即使是一块苦胆泡过的黄连,长久的咀嚼,也会使它的苦涩慢慢淡下去。

◆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满面灰尘、遍体伤痕地站起来。

◆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勇敢做自己。

◆主动的放弃,如同退潮的海水,在动荡归于平静的过程中,遗留下屹立的东西,那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礁石。

◆只有内心的坚定,才能把岁月留下的伤痕,化作成长的书签。微笑,虽饱经创伤,仍动人心扉;美丽,虽历经磨难,仍毫发无损;慈祥,虽万般摧残,仍春风拂面。

◆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都慢得很。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海啸。一个孩子长大是很慢的。

◆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在她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在她的作品里没有花哨的渲染,只有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却有着本色的绚烂。《走到人生边上》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在灵性良心的指引下,人人都有高于物质的要求。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假若是个萝卜,就要力求做一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若是白菜,就要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理想国与哲人王》《黄金时代》《人为什么活着》《我的精神家园》

◆人应该有所敬畏。

◆生活是天籁,需要静神聆听。

◆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质,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虽然我会死,可一想到死后,这条追寻智慧的路还有人在走,心里就很高兴。

◆从来如此,便对吗?《狂人日志》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读书杂谈》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最先与最后》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最先与最后》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娜拉走后怎样》

◆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两地书》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杂感》

《沙与沫》

◆灵魂像一朵千瓣的莲花,自己开放着。

◆人只有沿着黑夜之路前进才能到达黎明。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理性独自掌权,是一种局限的力量;热情不加束缚,则是自我焚烧的火焰。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飞舞在田野上的蝴蝶和闪耀在草丛间的露珠,在埃及金字塔消逝和纽约的高楼大厦不留一点痕迹之后,仍将存在。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因一个赞颂而得意,不要因一个责难而忧伤。)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

◆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你要静守,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

译: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的养育我。

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4.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5.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

——《尚书》

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8.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

1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9.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3.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2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27.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译: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译: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3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3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3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孟子》

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

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4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

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46.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8.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4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5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5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5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5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译: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5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6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

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6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6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6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译: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6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69.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

译: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70.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7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译: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7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译: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73.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译: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74.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

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7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7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7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7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8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醒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8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8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8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8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8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8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8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8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9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9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9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95.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9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9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10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时局艰难的时候不屈的气节就表现出来,一一记在史册上,垂名后世。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