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04-11 20:37:14
常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二、借代。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借代的种类:
1.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三、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几种形式:
1.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对偶。
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五、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六、设问。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七、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八、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的种类:
1.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九、反复。
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