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最后一次返校,清癯的袁老师对我们说了这句“我不是在最好的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后,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便宣布我们可以自行解散了,猛然间,我如春雷乍醒,我突然意识到我的青春从某种意义上真的结束了。岁月的变迁就像是一根破裂的吸管,对着往昔竭力吮吸,最后发现填饱我们的只是那阵让我们怦然感动的遗风。但,我相信,有些眷恋是不会在空气中消逝的。袁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跌入墙角,风吹不走,阳光烧不掉,在我的心里独自沉眠。
袁老师是我的高三班主任,有别于那些故作高深,高高在上的教授级教师,袁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深入浅出,他可以将所有的语文知识娓娓道来,我相信这一定是基于袁老师对“语文”这条浩瀚长河的深谙与造诣。而在课下,袁老师则更显平易近人,他会布置我们写周记,把自己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扰都可以写在上面,每一篇学生的周记袁老师都会仔细阅读并写上评语。高三的周记本对我而言便拥有了特别的意义,人际交往,家庭纠纷,感情问题,学习压力等各种琐事在无所顾忌地和袁老师倾诉中都得到了化解。高考前,袁老师也会经常找学生谈心,鼓励我们勇往直前大胆追梦的同时,也会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尽力而为。袁老师本着让他的每一位学生“成才”而非仅仅“成功”的宗旨,用行动诠释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真谛。
高考分数出来后,我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满了师范专业,我想,这一定是深受袁老师的影响,遇到袁老师之后,我便如惊蛰时分的蛰虫被春雷乍醒,知晓了未来漫漫的旅途该如何去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应该也会成为我用余生去演绎的姿态吧。
进入二师院后,我被大学各种新奇的社团和活动所吸引,一头扎进从未踏足的世界,大力吮吸着自由的空气,平时除了上课和完成作业,生活基本上都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填满,很少有真正闲下来的时间。大二上偶然看了一部电影《无问西东》,心灵再次被一句台词击中,“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我仿佛乘坐了时光机,又回到了高考结束返校的那一天,袁老师的那句话再次从沉眠的心底唤醒,在我耳边萦绕,是啊,我既然埋下了成为一名好教师的种子,我怎么能在大学期间不好好利用课余时间来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呢?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伏了一冬的虫儿,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在完成基本学业之余,我开始如痴如醉地阅读大量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夯实“三字一话”基本功,阅读中有关教育的思考也常常如惊蛰时分的春雷给我灵魂以一重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的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告诉我教师示范的重要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会我做一个有情怀的教育人,用教育唤醒一个又一个沉睡的灵魂,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是啊,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情怀和理想信念。情怀是一个很宽广的东西,爱国情怀、浪漫情怀、教育情怀等,一个人的情怀如果能落在地上,不遥远、不炙热、触手可及,这样的情怀才是极好的。马克思也曾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一声声清脆的响雷响起,唤醒了千万沉睡的精灵。像是春天的呼唤,提醒它们睁开惺忪的睡眼去迎接崭新的季节。教师不也正如惊蛰的春雷吗,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使学生成长为一个个独立而饱满的灵魂。
正如教育学者肖川说的一句话:“良好的教育是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代替的、立于天地间的大写的人。”高三的袁老师和西南联大的老师们正是做到了不忘初心,他们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技术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智慧的启迪。
春雷乍醒,万物复苏。比起春泥,我更愿意做惊蛰时分的那一响惊雷,用教育唤醒一个又一个沉睡的灵魂也将成为我今后为之奋斗的教育目标和教师座右铭。希冀未来能与袁老师在顶峰相遇,希冀能追寻西南联大的先师们的风骨,成为一名唤醒学生灵魂的好教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