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所选用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使国人乃至全球都为之震撼。春夏秋冬,淡妆浓抹的美景无不彰显着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其中新颖的科技现化元素同样抓人眼球,在立春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这场倒计时极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理念。
二十四节气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重大的。客观讲来,它申报非遗成功,便可说明凝结于其中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性。自春至夏,一个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不仅指导着古化农耕生活,也建造着中国诗词文化的城垒。例如“春雨”,不仅提醒着古人春天的到来,也在文化中流传下春雨如绵细腻的质感和新生命获得滋润的美好。而如“惊蛰”“芒种”“大寒”“小寒”等的节气名称,浅显易懂的同时更是古人观察自然科学后富有韵味的输出,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协调,相容相促进智慧的体现,一个给予自然时节合乎时宜的馈赠,一个留下流芳万世令人回味的诗意称呼。
即便如此,现实与历史的碰撞在所难免,争议仍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二十四节气”应何去何从?
拿起手机,查看时间,抬起腕表,计算空闲的生活方式早已是大多数人掌握生活节奏的常态。它毫无争议是最便捷最准确的,“二十四节气”时间的不稳定性,甚至名称的复杂性致使很多声音出来怀疑它用途的有效性与必要性。这里便可引入一个词汇来阐释它的存在,或说是它在新时化存在的“仪式感”。现代生活的紧凑,高强度的生活节奏,难得有闲情逸致驻足欣赏,但为何当某一节气到来时,网络上大量精美制作的节气图片,往往受捧热度最高且收获大量赞美?这是属于中国人文化基因里所捧造出的“仪式感”,那样美的体验,凝固于屋檐雨珠,叶片霜面,甚至波光粼粼的湖滩上,是值得人们欣赏的。
而我们不能忘了,古人在那时用它指导着最为重要的农忙生活。现代的农村里,大多也还是使用着它,戴着草帽行走在金浪般麦田里的农夫,哼着二十四节气的歌谣,也随着虫鸣叫,传向城市,从孩子们的口中念出。我们需要这样的传承,也许从长辈口中听来,也许从书本里寻到,这份文明的果实甘甜而饱满,孕育着一代一代中华文明。
不止二十四节气,如日晷这类古人们探索时间更替,四季变迭的智慧成果,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财富,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延续者,我们将其展现于世人面前,既是繁忙生活中来自千年前的调剂,也是启迪我们解决问题的明灯。所有优秀文化均是如此,我们敬畏着它们,它们润泽着我们。
“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何去何从?新时代早已用敞开的怀抱迎接这位来自历史的客人——这就是答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