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政治状况与相应措施
1①政权的巩固(1949─1953年):
A解放领土:
a:大规模剿匪到1950年,基本歼灭大陆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和武装匪徒。
b: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岛屿外中国领土全解放。
B抗美援朝(1950─1953年):
a:原因:美国侵朝,延及我国边界,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b:概况: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队赴朝
c结果:1953年,美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影响:中国威望提升,赢得相对稳定建国环境。
C:土地改革(1950─1953):
a:措施:由于新解放区(主要华南)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在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b:作用: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注:土地改革后的农民与建国初期的农民相比,主要不同在于是否摆脱封建剥削。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
a: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力劲,力争上游,好快多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接着发动以大炼钢为主的“大跃进”和以“一公二大“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运动。
b影响: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着“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受到破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
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最大的是造成我国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B:文化大革命(1966─1976):
a:过程:以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为导火线,以1966年中央政治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为开端,又以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的标志。
b:原因:我国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怱略客观的规律。
c:影响:1966─1976年,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浩劫,经济建设“左”倾错误是恶性膨胀(根本原因),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徘徊不进。
C: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建设:
a:1949年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b:1956年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的合作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春天。
注:a:1949年召开的政治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完成了建设新中国的各项准备工作。
b: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