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苏联.农业集体化:
1、背景:1927年到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时间:从20世纪30年初代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措施:
(1)消灭富农运动
(2)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建设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3)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三、苏联模式
1.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
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4.教训启示:
⑴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⑵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3)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过渡压榨;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2.领导人:甘地
3.过程:
(1)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3)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4.结果:英国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9万人。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5.意义: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图片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