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法律是由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7.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②未成年人处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③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④未成年人一旦在不法分子的引诱和胁迫下,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将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18.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19.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1)家庭方面:父母疏于管教或教育方式单一、粗暴;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
(2)学校方面: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师对其缺乏耐心教育,进行变相体罚,侵犯了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
(3)社会方面: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社会上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等。
(4)个人方面:身心不成熟,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是非不分;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等。
20.未成年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留意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和行为习惯的细节,对不良诱惑坚决说不,遵守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要求,让自己远离不良行为。
21.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
①家庭方面:部分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②学校方面:校园安全管理不到位,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③社会方面: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社会上暴力事件和网络暴力游戏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
④国家方面:国家对校园暴力行为缺乏有效惩戒。
⑤自身方面:道德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交友不慎,不能明辨是非善恶。
22.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危害
①学生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既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也会让施暴者因此受到法律的惩罚。
②家庭方面:会对双方家庭造成伤害。
③学校方面: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和谐校园的建设。
④社会方面:破坏社会风气,渲染暴力文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23.遏制校园欺凌,各方面应如何做?
①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
②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暴力事件,学校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等。
③国家: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制宣传,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④社会:要根除暴力文化滋生的土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⑤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善于调控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远离暴力行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