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58.培养责任感有哪些重要性?
(1)责任感就意味着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认真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懂得修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
(2)一个人责任感的有与无、强与弱,是他的品德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有责任感的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己,约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
(3)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与尊重,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胜任工作,取得成就,责任感都是重要的前提。
59.怎样增强责任意识?(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①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③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和谨言慎行的处世态度。
⑤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60.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①参加为灾区的捐款活动;
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④参加义务敬老活动。
61.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1)对个人:
①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②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增加社会经验。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④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对他人: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6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某一方面的规定。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②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目的: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63.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国家公职人员要增强宪法意识。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学习宪法,在理解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