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中考网整合 2023-05-28 19:53:44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作文素材:樊锦诗,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敦煌最美女儿——樊锦诗
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樊锦诗
出生于1938年的樊锦诗,受父亲影响,从小对历史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秉承着这份热爱,樊锦诗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年,樊锦诗毕业,她毅然选择了之前考古实习中气候干燥,黄沙漫天以及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敦煌。“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一待,就是一生。
“我躺下是敦煌,我醒来还是敦煌。”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七百三十五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寸壁画、每一寸彩塑。她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自此,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欣赏30个洞窟、10个朝代的高清图像,实现全景漫游。
【素材解读】
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先生,再到今天的樊锦诗女士,在敦煌研究院70年事业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属于莫高窟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就是“莫高精神”。
樊锦诗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适用话题】
顽强不屈、需要、集体与个人、梦想……
【习作例文】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民权县人和镇第二中学九一班 左 敏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光,也都可以发光。我们不啻微芒,造炬成阳,让生活有了明亮与希望,让人生有了价值与力量。
因为光,一生守敦煌。
人的一生注定要有光导引,才能战胜岁月,赢得成功。1963年,樊锦诗从北大毕业,带着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她毅然选择了之前实习时来过的黄沙漫天及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敦煌。她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一生。”这束光照耀在心头,于是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樊锦诗走遍了敦煌七百三十五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寸壁画、每一寸彩塑。在敦煌研究的很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躺下是敦煌,我醒来还是敦煌。”樊锦诗心存微芒,造炬成阳,成为“莫高精神”的新一代传承人。
因为光,禾田飘芬芳。
有光才有追求,有光才能执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他立足于田野,高挽裤脚,满腿泥巴。他的杂交水稻技术是“摇钱树”,他完全可以借此跻身富豪之列,但他即使功劳盖世,荣誉满身,依然说他的岗位就是稻田,他的工作就是种庄稼。“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为了这个梦想,为了心中的那束光,他奋斗了一生。他让十几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也让杂交水稻的芬芳飘向了全世界。他是一束微光,却以耀眼的光芒荫蔽亿万苍生!
因为光,团结而自强。
曾几何时,中国的卫星导航完全受制于他人。这对一个大国来讲是潜在的威胁。于是,一束束光闪耀在中国北斗团队每一个人的心上。团结就是力量,自强造炬成阳:二十六年、三代人、400多家单位,30余万参与者,“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位“两院”院士领衔出征,他们超越技术,战天斗地,历经千难万险,建成了比肩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造福于千秋万代。看,中国航天的辉煌怎能离开这苍穹中的缕缕电波?
……
因为存在光,我们心存怀梦想;因为追求光,我们执着奉献;因为闪耀光,我们万众一心——于是,我们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伴着这光,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
【亮点借鉴】
只看题目,已是可贵;再看内容,已然惊叹。作文紧扣材料,议论深刻,主旨鲜明,体现出一名当代中学生对“青年、国家和民族之光”的赞美与颂扬。选材典型精当,语言简洁流畅,层次清晰完整,首尾呼应得当。融真情于议论之中,藏深意在人物之间,见严谨与论证并存。
顽强不屈、需要、集体与个人、梦想……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