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夏往,秋收冬藏,我们依旧来日方长。苍苍人间,满是坠落星河,大地丰盈,人间并不寂寞。时间洪流裹挟着人们向前,将你们一步步推向中考。倒计时一天天翻页,希望焦躁中的你们能怀一颗语文之心,在合理的复习中不断提高。
语文作为我们从小接触的学科,最容易受到忽视,很多人认为随便学学也能考出高分。然而,面临分值提高到150分的试卷,连120都成了许多人难以翻越的高墙。羡慕那些稳居高分的语文大佬之余,我们更应该充实自我,用积累步步攀上高峰。
“求禾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知识是走向“康庄大道”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面对厚厚的语音,字词和文化常识,不少人早已望而却步,但每天积累一点点就显得轻松很多。我会在每次默写后,把错字和诗句重新默写三遍,并整理在单独的本子上。遇到不了解的文化常识时也要记下来,在复习时只需翻看本子就能巩固大部分基础知识。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阅读部分往往是从课内出发延伸至课外,考验了探究、鉴赏等综合能力。曾经的我看到阅读就发怵,往往还没开始答题,就想到退缩。但换个角度思考,典籍中蕴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地图,按图索骥的我们亦能触摸到前人的精神足印。同一篇文章,唐人读过,清人读过,我们也读过。就像一样的月光,笼罩过王昌龄诗中的龙城飞将,与李白举杯对酌,现在又洒在我们身上。一味地记背答题模板,在遇上灵活的考题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而真正培养了阅读兴趣才能打开文章背后的秘密。在短短一个多月中,或许难以做到大量阅读以培养兴趣,但掌握技巧,代入语境也可以帮助你面对阅读题时更得心应手。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从记叙文到议论文,高分作文总离不开一遍遍地修改。不要对42分的作文心怀顾虑,也许经过打磨,它也能成为52分的优秀范文。中考前的那段日子,我总在作文苦海里浮沉,时高时低的分数实在让人难以看到未来。但好在老师带着我们一遍遍修改,把考场作文加入更新更贴合的素材,把贫乏的语句添上几分含蓄优美,我在修改与积累中不断提升作文分数。如果有拿到高分的文章,可以修改后印出来,并进行背诵。带着15篇范文进考场,会让你在遇上类似考题的作文时底气倍增。
语文学习之路上,便是不断地回溯与积累,念念不忘,才能得到向往的分数。要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于过去的自己,明日之你,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首先,要保持稳健的心态。在高中学习期间,焦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应对焦虑的最好办法是短暂有度的放松或发泄,再加上加倍的努力和认真。唯有奋斗可以战胜情绪内耗。自我怀疑也可能常伴我们左右。应该认识到高考的赛道上唯一可靠的路标只有自己,超过从前的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而没有努力会是白费,搞不懂的题型就多做几遍,背不上的考点就多背几次。笨鸟先飞或许是伪命题,但日积月累的努力总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其次,要寻找适合的方法。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切忌一味模仿他人,让自己疲于奔命,而应该听从老师建议,多与老师沟通,不断调适,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不过,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共通的:
第一做好学习规划,不留漏洞很重要。我习惯于用小本子记下自己的待办事项,需要整理的笔记、亟待补齐的漏洞、老师强调的重点等,时时提醒自己,日清周结。这样既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缓解焦虑,也可以防止健忘症,提高学习有效性。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学科均衡很重要。高考的赛道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瘸腿”。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把课余时间分成四份,两份给数学,一份给地理,剩余一份给其他学科。如此安排,实际上是短板明显之下的无奈之举。但我深知,避短是扬长的前提,只有在短板上舍得花时间,同时在优势学科上不自负、不敷衍,避短与扬长双管齐下,总分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扎实基础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后的时间里,务请再回首,回归教材,扎扎实实掌握学科必备知识,完善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科学处理作业,相信老师,立足课堂,拒绝无意义的盲目刷题,不任性钻进牛角尖,不感性专攻难题。
最后,要正确对待高考情境。在考场上,一定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知识储备,做题不纠结,轻易不改动,心无旁骛,不要考虑考试结果,只要认真细心地完成试卷,胜利终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