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07-13 15:46:25
【多元一体】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中国考古学从文化共同体角度解读中华文明形成历程的重要理论创新。多元性是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一体性是指各个民族文化互相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
【华夏认同】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把自己称为华夏,把周边成为蛮夷狄或者通称为夷。随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民族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蛮夷也逐渐认同自身是华夏,甚至将先祖追溯至黄帝、炎帝,从而证明血统是华夏,最后演变以是否认同华夏文化,来看划分华夏和蛮夷。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认同发展的时期,华夏认同贯穿中国古代,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民族融合。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后期周都镐京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推行“专利”政策,将山林川泽之利收归王室,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厉王被逐,国人暴动导致“共和行政”的出现,朝政由召公和周公共管,一说由共伯和摄行王政。国人暴动是原始民主制的体现。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另有家国一体,指国家与帝室的关系,在华夏文明的帝国时代(秦始皇之前是封建时代,秦始皇之后即中央集权时代),国家是皇帝的国家,国家和帝室是分不开的。
【国野制】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国野制产生于周初的武力征服,国是统治宗族聚居的城郭和郊区,野则是被征服者散居的鄙野。国人是贵族的远系旁支,享有一定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充任军队的主力。野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诸多古老部落的后裔,还有周边民族成员、流亡人口等其义务则是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春秋之后,国野的界限逐渐消失。
【工商食官】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西周工商业由官府控制,王室和各诸侯国都占有大量被称作“百工”的手工业者,其生产用料及食宿皆由官府提供,产品主要为贵族统治者服务,不在市场出卖;工商业者身份世袭。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营工商业者出现,工商食官的局面渐被打破。
【学在官府】是夏、商、西周文化教育制度的特点,指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的崛起,私学逐渐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的局面。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如郡县制、行省制等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但皇帝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专制独裁,需要相关机构以及国家机器的协助。因此专制主义体现在官僚机构,行政区划以及法律等方面。其中主要表现为官僚机构中的君臣关系。如三公九卿、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都体现了君臣关系,和君主专制相关。
【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国早期国家建立的理念和王朝建立的理论基础。大即重视、肯定;一统即天下诸侯系于周天子。春秋时期产生,随着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大一统思想逐渐引申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边疆、民族等要素的高度统一。不仅仅是版图覆盖范围大,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
【天人感应】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先秦阴阳家已有此说,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天人感应”说系统化、理论化,认为天是自然界与人世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是有意志的,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人君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灾异来警惧他;同时,如果人君体恤民众行德政,天也会用瑞祥来赞许他。“天人感应”说是董仲舒神学体系的基础,对君权神授、君主专制进行了理论论证,也对无限君权进行了限制。
【法制/法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中国古代制定了系统的法律制度,但是法制仅仅是专制统治的工具,因此,中国古代不是法治国家,而是“人治”国家。但需注意,中国古代存在法治观念,并且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门阀政治】东晋时期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的状态。政治上,门阀士族几乎把持全部朝政,皇权衰弱;经济上,门阀士族的经济特权膨胀;选官制度上,资品评定完全以门第高下为标准,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也进一步森严,士族交友、婚姻都不能逾越这些界限。门阀政治是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形,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深刻。
【庄园经济(坞壁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坞壁、坞堡为单位的经济形式。魏晋时期,战乱频繁,豪强士族召集其宗族,屯聚为堡,坞壁拥有大量土地和部曲,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其特点为:规模大,能组织大规模的集体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生产生活资料自给自足;聚族而居,宾客相附,部曲(附庸)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宗法色彩浓厚;拥有私人武装,部曲有战事时则执戈作战。庄园经济为保存北方经济、稳定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剧了地方割据,影响了中央集权。
【侨置郡县、黄籍白籍与土断】东晋为解决侨人户籍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之乱后流寓江南的北方人口称侨人,为控制侨人,在其集中分布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且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原来郡县称土郡县,侨州郡县本意是寄寓,并无实土,户籍白籍亦属临时,侨人则免除赋税。后东晋南朝废除侨置,实行土断,将侨人户口编入土郡县,侨置对缓和南北士族矛盾、安顿北方流民、发展南方经济发挥了作用,但也导致了户籍混乱,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推行的土地制度。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冯太后接受大臣建议,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40亩,妇人授20亩,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征收赋税和调发摇役,成为北魏三长制和户调制的基础。
【输籍定样】隋朝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由于政府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吸收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从而使政府掌握纳税,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与大索貌阅一并记忆)
【羁縻政策】中国古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方针政策。“羁”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中原王朝在统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时,委任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王、侯,或羁縻州、县的长官,允许世袭其职,令其按旧有的方式去管理本族人民。该政策始于汉代,唐代渐臻完善,实行羁縻府州制,元代实行土司制,明代还设置羁縻卫所。羁縻方针的实质是在不改变少数民族原有政治、经济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其首领达到统治目的。该政策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藩镇割据】唐末五代出现的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藩镇是唐中后期设置的军镇,长官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安史之乱后,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自任官吏,不服政令。节度使或父子相继,或由部下拥立。各地藩镇竞相效法,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割据局面延续到五代,至宋解除藩镇兵权方告结束。藩镇割据导致战乱频繁,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台谏合一】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掌管纠察百官。谏,谏官,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宋代设谏院,掌管谏诤。宋代台谏有合一的趋势,两者事权相混,具体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谏官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台谏合一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但因共任言责,也对皇帝形成约束。
【主户与客户】唐宋时期划分的两种户籍类型。唐代主户(土户)为地方原有的户,客户则是从外地逃亡或迁徙来的户。宋代划分的根据是土地占有和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两税的人户。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其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可以迁移。徭役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承担。
【世俗化】在世界近代史中,多指去宗教化,去神学化;去神圣化,反对禁欲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古代史中,多指大众化,与经典文化、雅文化相对。
【猛安谋克】金朝女真族内部军政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本为女真的部落组织,金太祖时,规定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民户平时生产,战时自带武器,应征出战。随着侵宋带来的领土扩张,大量猛安谋克作为屯田军南迁中原,与汉族百姓杂处。金熙宗仍保留猛安谋克,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猛安谋克制节约了财政开支,保证了金军的战斗力。
【科差】元朝政府在其统治的北方地区实行的赋税制度之一。元代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南北方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是税粮和科差。科差分为丝料、包银、俸钞三项,都是以户为单位征收的。元代北方的科差是唐代庸调的继续,以户为本,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元代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诸色户计】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色,种类之意;计,统计之意。元代将境内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常见的有十种左右,如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职业一经划定,便不许更易,世代相承,并承担特定的义务,他们的赋役负担各不相同,统称为诸色户计。诸色户计把人口按不同职业强行划分,影响了社会流动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明代配户当差制影响深远。
【三司】古代部分长官和官署的合称。历代含义不同。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代重要刑狱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个机构会讯,谓之三司推事。唐末五代、宋初将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为三司,统筹全国财政。明代以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为三司。明太祖在地方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主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明代三司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
【里甲制】明代地方基层组织制度。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由江南推广全国。以邻近110户为里,其中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余100户为10甲,每甲10户,皆置甲首。以里甲为单位所服徭役就是里甲正役;包括:到各级官衙服役;催征钱粮;根究逃亡;提供各种杂项支费。里甲制度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由于人户逃亡导致赋役不均,里甲制度逐渐废弛。
【一条鞭法】明中期张居正实行的赋役制度改革。万历九年(1581)推行全国。主要内容为: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一条鞭法将力役部分地摊人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改变了以前赋和役分开征收的办法,使两者合而为一,使税制化繁为简,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了政治危机。
【议政王大臣会议】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入关前,军国大政由其决定。入关后,虽设名义上最高行政机关的内阁,但军国大事不经内阁票拟,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皇帝最后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故康熙设南书房撰拟特诏密旨,以削弱其权力。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成为最高的权力机关,议政王大臣会议仅存空名,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废止。
【保甲制度】宋朝开始实行的带有军事色彩的户籍管理制度。熙宁(1070),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凡农村住户,不分主户、客户,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保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长。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做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夜间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宋元祐时军事训练废弛,逐渐变为乡村基层组织。清代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推行保甲制。保甲制作为一种长期延续的社会统治手段,加强了国家对基层民众的控制。
【督抚制度】明清地方行政长官总督、巡抚的合称。因总督、巡抚均为省级长官,故合称为督抚。督抚在明代为临时派遣,清代则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总督一般辖一省,巡抚总管一省,地位略低于总督,但基本平行。清前中期,督抚多由满人和汉军旗人担任。太平天国运动后,汉人任督抚者有所增加。为使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一些地区,总督、巡抚并置,其事权不一,十分混乱。早期督抚制度加强了皇权对地方的控制,但晚清东南互保标志中央权力式微。
【改土归流】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改设可随时任命的流官。明初即开始实行,雍正四年(1726)开始在云贵等地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朝贡贸易】中国古代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贸易。中国历代王朝均把自己作为天下的中心,在处理与别族、别国的关系时,把自己当作“宗主”,把对方看作附庸。双方间的商业往来,以“通贡”方式进行。对方用来贸易的商品被称为“贡品”,历代王朝用来交换的东西被称为“回赐”。“厚往薄来”“宁厚毋薄”是进行朝贡贸易的指导思想。明清时朝贡贸易达到鼎盛,甲午战后,朝贡贸易随朝贡体系的解体而崩溃。
【隆庆开关】明隆庆元年部分解除海禁的事件。明初为巩固统治、防范倭寇,实行海禁,严禁私自对外通商,但民间走私和倭寇日盛,为扭转上述情况,且增加财政收入,明穆宗于隆庆元(1567)宣布解除海禁,规定商人采取每年申请制,从月港出海,允许远贩东、西二洋。隆庆开关使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剌激了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白银大量内流,为实现货币白银化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仅开放月港一处、手续烦琐等问题。
【西学东渐】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艺术大量传人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心学宗旨。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人心中的天理,是自然界存在的基础,是人生来就有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只不过暂时被蒙蔽了。致良知就是将自身先天的良知付诸道德实践,外化于心外的事物,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对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世致用】明末至晚清时期的重要思想潮流。明末清初,由顾炎武等人提倡而掀起,其要义是将学术理论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极地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晚清魏源等经世派人物试图以西方先进的器物技艺来解决中国的民族危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先后出版《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介绍世界历史与现状的著作。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