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07-13 16:11:41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的开端,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1年5月三元里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运动使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哪些?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的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2.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三.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2.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技术的落后@4.民族意识的觉醒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一.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1--1864(6月洪秀全病故,7月田静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地社会改革方案。1859年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子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二.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四.大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五.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政改革方案。三.太平天国后期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集团的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
三.太平天国军事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四.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五.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六.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很正确的。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第三章.
@@@7.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代表人物: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主张:引进、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借助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解除内忧;同时希望借此增强海防、边防,抵御外患,以此挽救清政权的统治危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运动的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首先在“求强”的口号下兴办军用工业,然后为“求富”同时兴办民用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军事企业。@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兵工厂。1865年李鸿章杂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杂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局。(2)建立新式陆海军:新式海军建有四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主力,规模最大,由李鸿章长期经营。(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有三种:①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所设的学堂,如同文馆;②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和西医等技术人才所设的各种工艺学堂;③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设立的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与此同时,洋务派还派遣官费留学生,如幼童留美,严复等留英留法。@@@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①对中国早期工业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某些作用。尽管洋务派主观上并没有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但客观上为“自强”、“求富”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的早期工业,特别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②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③使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轻商思想、夷夏观念开始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开始受到重视;@@@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洋务派虽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开明派,但他们并不要求变革封建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兴办洋务加强封建政权的统治力量。②洋务运动对外的依赖性。成为外国军火厂的附庸。民用企业对外同样有依赖性,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外国资本主义。而洋务派本身对外抱妥协求和的态度,不敢对外国侵略进行坚决的抵抗,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③洋务企业本身的腐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上仍是封建衙门式。企业受封建官府控制,管理腐败,商股遭侵吞,以及封建垄断性等。三.资产阶级的探索:维新运动@@@(1)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威胁,遭遇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新的民族危机,激发新的民族觉醒。(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维新派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主张变法改良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维新派的维新活动主要有:一是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个人曾多次上书,并于1895年发起在京会试举人的“公车上书”。二是著书立说。宣传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具有代表性的有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谭嗣同的《仁学》,严复译著《天演论》。三是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四是办学会。五是办学堂。六是办报纸;@@@@(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维新派的变法主张遭到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抵制。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学校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束缚的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4)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①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准许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等。②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铁路总局、矿产总局,提倡兴办实业;裁撤驿站,设立全国邮政局;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③军事方面:训练海、陆军,陆军改练洋操;裁减旧军,力行保甲等。④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学校,-开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①戊戌维新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的局限性:维新派自身局限性: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最后,惧怕人民群众。教训: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8.20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民报》为机关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带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②清末“新政”及其破产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该国号为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3《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子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③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④辛亥革命推动子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失败的表现;1.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2.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①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②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③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二.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三意义;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新文化运动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后来,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2)基本口号: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新文化运动有着伟大意义:①它是一场启蒙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
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脱离了当时的社会革命实践。
③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的使用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
@@@@
处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是露出来。②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③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间。3.十月革命1917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
@@@
①十月革命启示中国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②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③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士兵群众的发动而取得胜利,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马克思主义。
①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成长②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③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3)过程:6月3日以后,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北洋军阀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4)特点:①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
①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②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③以董必武为代表的原中国同盟会会员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②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
(3)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和意义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酌联合力量暂时比革命阵营的力量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国民党右派背信弃义,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②主观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A、自愿地放弃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领导权;B、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没有能够领导全党采取果断有力的革命措施,受了反革命势力的欺骗,使革命遭受失败。
③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外呢体的深刻认识,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
④共产国际不正确的指导。
(2)经验教训
①必须建立一个坚持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没有统一战线,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②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放手发动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只有发动广大农民,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才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保证革命的胜利。
③无产阶级必须建立并掌握革命的武装。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建立一支在自己直接领导下的、拥有一定数量的革命军队,革命就不能胜利。
④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路线,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3)意义
①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大演习,锻炼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
第五章,
②在领导这场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开始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吸取了大革命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八七会议:①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整顿了党的组织和革命队伍。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和组织农民秋收暴动,开始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为新时期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红军长征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
1.解决了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3.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4.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
第一,红军长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和英雄主义气概,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向着新的高峰奋勇攀登。
第二,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它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围剿”的彻底破产,在沿途广泛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使共产党和红军进入抗日的前沿阵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打下了基础。193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1935.12瓦窑堡会议重建统一战线新政策,1936。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1945年抗日结束。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在中国抗战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3月台儿庄大捷。
除台儿庄大捷外,正面战场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其原因是除了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外,主要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由于害怕而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只是单纯依靠国民党政府和正规军进行的片面抗战,在战略战术上,不是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变为消极抗战。
(2)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战区设立,为配合英美军队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1937年8月洛川会议——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颁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军事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2)1938年5-6月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共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完满、最盛大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马列主义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第二,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得到全党一致拥护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核心。
1.@
总之,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胜利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共的图谋(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2.胜利原因: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但又绝不惧怕战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1)胜利原因: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的发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①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驱使中国人民走上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道路。
②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④中国革命的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基本经验: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设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3.:
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3.
:从总体上看,农业合作化运动使5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消灭了产生剥削制度的根基,避免了两极分化。这个重大的社会变革,基本上是成功的,其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同时,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了城乡人民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要,也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粮食、原料和资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贡献。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