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08-30 13:30:26
一、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半球、海陆、纬度(温度带)
2.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跨纬度多,有利于开展多种多种农业经营。
海陆兼备,既可以发展海洋事业,又可以开展边境贸易
二、地形
1.山区提供的优势条件①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②丰富的森林资源。③中草药资源。④开展多种农业经营,⑤发展旅游
2.山区修建工程(道路)的困难:山地地形地面起伏大,工程量大、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三、气候
1.地中海: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油橄榄、葡萄等品质好、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油橄榄越冬。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而欧洲人多阴雨天气,所以欧洲人喜欢去地中海享受阳光沙滩。
2.红海附近盐度最高: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无淡水河流注入。
3夏季地中海盐夏季盐度最高,因为夏季炎热干燥少雨,蒸发强烈
4.海洋性表现在年温差小,年降水多。大陆性表现在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四、河流
1.河流
a水能丰富:某某气候类型,降水多,水量大,支流多。地势落差大,水流急。
b航运价值大:水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水流平稳与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或者系数,对航运需求量大。
c河流对区域的影响:水源、水能、水运、水产品。发展。旅游业。形成冲积、洪积、平原
d水文特征: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
e水系特征:支流、源头、注入地,流向
2.水源短缺原因自然方面: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河流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人口城市密集,需求量大。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实行提级水价,培育耐旱品种。
3.澳大利亚农牧区、农牧业:合理利用干支流盆地的地下水。调用大分水岭东岸的水,合理利用墨累河的水。
4.瀑布的成因: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有某某河流经过。
5.水能开发程度低的原因:降水少,水量不大。地势落差小,水流平稳。地热、风能等其他能源丰富。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
6.水灾,洪涝:某某气候降水多,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支流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7.长江洪涝的原因?自然: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支流多,水量大。中游多曲流,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社会原因:人们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的调控能力。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中游退耕还湖,裁弯曲折。下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防洪工程。
8.东水西调。东部水多(原因)人少。西部水少(原因)人多。
五、农业
1.影响农业的因素
自然:地气水土。某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就往这个生长习性上靠拢。
社会方面:劳动力。同时也是消费市场,交通市场、科技。
2.某区域的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3.作物品质好货,作物单产高:气温低,生长期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东北大米能够生长的条件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东北大米受欢迎的条件是?气温低,生长期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青藏高原作物单产高的原因:气温低,生长期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西北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地中海气候盛产油橄榄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新型农业包括创汇农业(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地区、珠三角--东部沿海)观光农业、绿色农业。
好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迁移农业:原始热带雨林---刀耕火种---破坏型农业。
南方: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生态农业
山地地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5.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地坪土肥。机械化水平高耕地面积大。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地平土肥。不利条件,水资源缺乏。---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生长期长。不利条件:热量不足。--河谷农业。
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不利条件:水源不足---灌溉农业。
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水热充沛,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不利条件:多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
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绿洲依靠天山高山冰雪融水。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6.梯田的利:增加耕地面积。保持水土。弊: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7.南猪北养的的有利条件:东北是重要的粮食、商品粮基地,饲料来源丰富。东北生态环境好,环境压力小。东北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养殖。东北交通便利。
8.某种地带性植被增加后,土壤肥力提高的原因:落叶腐烂使土壤肥力提高。减少水土流失。动物增加提供了肥料来源。
9.落叶的三个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暴雨的冲刷。腐烂后,提高土壤肥力。
10.粮食中心由南向北移:南方由于城市化,耕地面积减少。南方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北方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11.新疆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影响:利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弊: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12.某种农产品品质优良、畅销的原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畅销: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六、工业
1.工业:原料。科技、劳动力、交通、市场、国家政策。
钢铁工业发达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发展历史等等
2.羊绒衫产业的建议: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加大科技投入,创新产品。进行羊绒、羊毛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3.某工业遇到的困难:技术水平低。缺乏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的措施:引进先进的技术,引进人才以及管理经验,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知名度,扩大市场。
七、交通运输业
1.高架桥的目的
减少占用耕地(济青高铁);保护野生动物,留有生态通道,青藏铁路。避开复杂的地质条件,缩短路程,川藏铁路。西成高铁。
2.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性价比高。
影响高铁高速布局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3.海运的特点,成本低,运量大,时效性不强
海运的缺点,受天气影响大,运输慢。
铁路的特点,成本运量大,运输快,受天气影响不大。
八、人口、城市、经济、矿产、物种等
1.雄安新区建设的优势:离北京近,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承载力强。发展空间大。
2.意义:疏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促进河北的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
3.对于较落后地区的建议: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或者旅游观光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
4.物种丰富的原因:热带季风气候嚯或温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山地地形垂直变化明显。人烟稀少,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原因,南北纬跨度大,山地垂直变化明显。
5.引进能源对我国的影响: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6.中巴经济走廊: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性。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缩短了我国运输石油的距离。
7.引进粮食类作物对我国的影响:缓解了粮食短缺的情况。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8.印度人口移民去澳大利亚(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印度人口多,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差,澳大利亚人口少,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条件好。
带来的影响:利,带来大量的动力。弊:交通拥堵,对环境污染。
9.海峡的意义,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沟通了。缩短了。
10.蘑菇屋底层不住人:气候湿热,底层潮湿不住人。干栏式民居使用竹木,便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先答自然环境,+房屋结构+目的)
11.台湾--铁路--环岛分布:地形平坦,人口稠密,需求量大。
农业--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城市---西部平原:地形平坦。物产丰富,历史开发早等。
12中国与台湾合作:为台湾带来哪些好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台湾人民收入。扩大消费市场。扩大交流。扩大发展空间。
13.物品远销:物品品质优,交通便利。
14.蒙巴萨这个地方石油沿海是因为缺乏石油,需要进口石油原料。
15.晒盐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滩涂广布。南方背风坡,降水少,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大。北方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
盐化工业基地考虑的因素:原料、交通、科技、国家政策
16.对于采矿业的发展:措施:对矿产品进行新加坡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合理控制开采量。后增强土地复垦。
17.山东风力。发电最大的季节是在春季,河北张家口风力发电的最
大季节是在冬季,距冬季风的发源地更近。
18.西藏的人口、城市、农业。集中在河谷地带,地势低,热量充足。
有河流经过水源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9.喀什、霍尔果斯建设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邻国众多,有利于开
展边境贸易。政府支持。物产丰富。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九、环境、生态以及治理措施问题
1.石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土层薄,植被根系前。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山高坡陡,地面起伏大。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矿、过度开垦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2.对贵州的建议,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防止石漠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土质疏松。夏季暴雨冲刷翻。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4.火山喷发的有利影响,火山会增加土壤肥力。可能形成宝石。弊:污染大气。损坏人们的房屋、田地等。
5.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①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加强宣传,倡导人们低碳出行,绿色出行⑤植树造林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