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09-04 21:02:58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描写端午的好词
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
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龙舟竞渡、屈志从俗、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江米粽子、纪念屈原、食古不化、粽子飘香、风雨端阳、人声鼎沸
描写端午的绝妙句子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2.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3.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4.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6.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8.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9.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11.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1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关于端午的好诗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乙卯重五诗》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同州端午》殷尧藩·唐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屈原庙》唐崔·唐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端午即事》文天祥·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日》殷尧藩·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浣溪沙·端午》苏轼·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三首》赵蕃·宋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李隆基·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黄庭坚·宋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B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亱婵°倕鎳庢闂佺粯鍔曢幖顐ゆ喆閿曞倹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C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曚降浜归柛鎰典簽閻捇鎮楅崹顐ゆ憙濠殿喗濞婇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箠閹剧粯鍋ら柕濞炬櫅缁€澶嬬箾閸℃ɑ灏紒鈧崒鐐寸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㈢ǹ纾婚柟鍓х帛閻撴瑧绱掔€n偄顕滈柟鐧哥秮閺岋綁骞欓崟顒€顏�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㈢ǹ纾婚柟鍓х帛閻撴瑧绱掔€n亞浠㈡い鎺嬪灮閹噣鏁撻敓锟�
D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瑜版帗鍋夐柕蹇嬪€曢獮銏$箾閸℃ê鐒鹃柛鐕傛嫹
F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瀹曟劙宕妷锕€搴婇梺褰掑亰閸犳岸鎮虫繝姘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G婵犲痉鏉库偓妤佹叏閻戣棄纾绘繛鎴欏灪閸婅埖绻濋棃娑氬ⅱ闁绘粌顭烽弻銊╂偆閸屾稑顏�
H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位鍥ㄧ鐎n亜鍋嶉梺鍏肩ゴ閺呮繈鎮虫繝姘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殞濡わ絽鍟崑瀣煙閻楀牊绶茬痪鎯ь煼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
J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愬唽缂氭繛鍡樺姦濞堢晫绱掔€n厽纭堕柡鍡畵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
N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偓鍐幢濞戞锕傛煟閹邦剚鎯堥悷娆欑畵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倷娴囬褔鏌婇敐澶婄劦妞ゆ帊鑳堕妴鎺楁煕閺傝法效闁诡喗枪缁犳盯濡烽敃鈧锟�
Q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焦鍋嬪┑鐘插閺嗘粓鏌熼悜姗嗘畷闁稿孩顨婇弻銊╂偆閸屾稑顏�
S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伴柟闂寸劍閺呮繈鏌曟径鍡樻珔缂佺姵鐓¢弻銊╂偆閸屾稑顏�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磿閹寸姴绶ら柦妯侯槺閺嗭附銇勯幒鍡椾壕闂佹寧娲忛崹浠嬪极閹剧粯鏅搁柨鐕傛嫹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儺鏁嬬憸蹇涘箲閵忋倕绠涙い鏂垮⒔楠炴捇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戙垺鍤愭い鏍仦閸嬪鏌熼悙顒傜獮闁挎繂顦伴弲鎼佹煥閻曞倹瀚�闂傚倸鍊烽悞锕€顪冮崸妤€鍌ㄥ┑鍌溓归悿顕€鏌涜椤ㄥ繘寮繝鍕ㄥ亾楠炲灝鍔氭俊顐g懇瀹曟洟鎮㈤崗鑲╁弳闂佺粯娲栭崐鍦偓姘炬嫹
T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瑜版帗鍊堕柛顐犲劚閻ょ偓绻濇繝鍌涘櫤闁哥姴妫濋弻銊╂偆閸屾稑顏�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娴犲瑒鐑藉磼濞戞凹娲稿┑鐘诧工閹冲繘寮冲⿰鍫熺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W婵犵數濮甸鏍窗濡ゅ啯宕查柟鎵閳锋棃鏌涢弴銊ョ仭闁稿孩鍨块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鐤柣妤€鐗忕粻楣冩煃瑜滈崜鐔煎蓟閳╁啰鐟瑰┑鐘插暙椤忥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