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地理知识点 > 中国地理 > 正文

2024年初中中国地理专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来源:网络资源 2023-10-06 17:40:35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01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最南4度N,最东135度E,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02

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

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03

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

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

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

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以西云高原;

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

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

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

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季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岭,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易形成峡谷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

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高原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原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

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

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山(活)。

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

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04

中国气候

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

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

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

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

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

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季风盛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六、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

2、台风

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

3、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4、沙尘暴

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05

河流和湖泊

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1、外流区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

2、内流区域: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

3、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中国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

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

3、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三、中国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分布:内陆,塔里木河为最长内流河。

2、水文特征:多季节性河流(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流程较短(消失沙漠或汇入内陆湖)。

四、中国湖泊特征

1、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可进可出,含盐低。

2、咸水湖:内流河终点,湖水只进不出,蒸发盛盐分高。

五、长江概况

1、发源地: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2、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3、流经地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一大河。

5、注入海洋:东海。

六、长江水系及特征

1、上游:自源头到湖北宜昌,支流为雅砻江,泯江,嘉陵江,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2、中游:自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支流为汉江,湘江,沆江,赣江,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自江西湖口到入海口,支流为青戈江,水阳江,江阔水深,流缓,少支流。

七、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巨大的水能资源

葛洲坝水电枢纽是目前发电流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坝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我国最重要的内河流航道

东西交通大动脉,誉为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干支流四季通航。

3、长江流域的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干流与多支南北交通线相交,对沿江,沿海,内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

4、洪涝原因

A.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大,集水量多,季风气候明显,降水集中,上中游落差大,水势迅猛,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

B.人为因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湖泊分洪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四川盆地,汉江,湘江,赣江等流域集中汇水造成长江中下游水位急升,泄洪能力差,洪涝灾害随时发生。

八、黄河概况

1、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

2、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3、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二长河。

5、注入海洋渤海。

6、冬春季易发凌汛。

九、黄河水系及水文特征

1、上游:逢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支流为洮河,湟水。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2、中游:自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3、下游:自旧孟津至山东入海口,主要支流洛河。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十、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是文明发祥地,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丰富。

1、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大型水利枢纽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塞,三门峡,小浪底等。

2、引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历史悠久,中下游引水工程:引黄入晋,引黄济青。

3、水土流失及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

中上游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修建。

4、地上河

成因: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危害:人工筑坝束水,河堤决口泛滥。

治理: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治理沙漠,加固堤坝。

十一、黄河下游断流原因分析

1、下游来水少。

2、工农用水量大。

3、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4、大面积屯下水漏斗区。

5、大气增温,蒸发强烈。

十二、京杭运河概况

1、起止点:北京-杭州。

2、长度:世界上最长运河。

3、河通水系:海黄淮河,长江,钱塘江,现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设施。

4、目前通航河段:山东济宁-浙江杭州。

十三、珠江水系组成

1、水系组成。

1)流往云贵高原,南岭山地,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入南海。

2)通航里程仅次长江。

3)支流众多,水系稠密,由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组成。

十四、珠江的水文特征

1、水量丰富,仅次长江。

2、水位平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小。

3、含沙量少,植被多,石灰岩广布。 01

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最南4度N,最东135度E,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02

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

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03

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

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

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

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以西云高原;

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

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

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

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季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岭,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易形成峡谷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

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高原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原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

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

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山(活)。

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

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04

中国气候

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

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

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

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

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

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季风盛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六、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

2、台风

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

3、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4、沙尘暴

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05

河流和湖泊

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1、外流区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

2、内流区域: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

3、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中国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

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

3、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三、中国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分布:内陆,塔里木河为最长内流河。

2、水文特征:多季节性河流(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流程较短(消失沙漠或汇入内陆湖)。

四、中国湖泊特征

1、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可进可出,含盐低。

2、咸水湖:内流河终点,湖水只进不出,蒸发盛盐分高。

五、长江概况

1、发源地: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2、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3、流经地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一大河。

5、注入海洋:东海。

六、长江水系及特征

1、上游:自源头到湖北宜昌,支流为雅砻江,泯江,嘉陵江,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2、中游:自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支流为汉江,湘江,沆江,赣江,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自江西湖口到入海口,支流为青戈江,水阳江,江阔水深,流缓,少支流。

七、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巨大的水能资源

葛洲坝水电枢纽是目前发电流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坝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我国最重要的内河流航道

东西交通大动脉,誉为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干支流四季通航。

3、长江流域的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干流与多支南北交通线相交,对沿江,沿海,内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

4、洪涝原因

A.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大,集水量多,季风气候明显,降水集中,上中游落差大,水势迅猛,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

B.人为因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湖泊分洪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四川盆地,汉江,湘江,赣江等流域集中汇水造成长江中下游水位急升,泄洪能力差,洪涝灾害随时发生。

八、黄河概况

1、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

2、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3、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二长河。

5、注入海洋渤海。

6、冬春季易发凌汛。

九、黄河水系及水文特征

1、上游:逢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支流为洮河,湟水。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2、中游:自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3、下游:自旧孟津至山东入海口,主要支流洛河。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十、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是文明发祥地,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丰富。

1、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大型水利枢纽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塞,三门峡,小浪底等。

2、引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历史悠久,中下游引水工程:引黄入晋,引黄济青。

3、水土流失及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

中上游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修建。

4、地上河

成因: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危害:人工筑坝束水,河堤决口泛滥。

治理: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治理沙漠,加固堤坝。

十一、黄河下游断流原因分析

1、下游来水少。

2、工农用水量大。

3、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4、大面积屯下水漏斗区。

5、大气增温,蒸发强烈。

十二、京杭运河概况

1、起止点:北京-杭州。

2、长度:世界上最长运河。

3、河通水系:海黄淮河,长江,钱塘江,现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设施。

4、目前通航河段:山东济宁-浙江杭州。

十三、珠江水系组成

1、水系组成。

1)流往云贵高原,南岭山地,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入南海。

2)通航里程仅次长江。

3)支流众多,水系稠密,由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组成。

十四、珠江的水文特征

1、水量丰富,仅次长江。

2、水位平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小。

3、含沙量少,植被多,石灰岩广布。

       编辑推荐: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