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23-10-29 20:31:33
中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按顺序做即可,做完题目之后最后回头检查一下,以防万一,但不轻易修改答案。遇到不会的题,能排除的选项先排除,不能排除的,做好标记,先蒙个答案,有时间再回来细细再思考。
要点:
1.按顺序做
2.遇到不会的题,相信第一感觉
3.不轻易修改答案
4.实在不会的先蒙一个,有时间再回头
5.审题要慢,勾画好关键词
[审题策略]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3.启用“对比思维”
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
4.注意学科“潜规则”
生物学科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5.答案填涂要规范,注意避免多涂或漏涂;整体上把握答题时间,尽可能留有检查的余地,避免非智力性因素失分。
[易错规避]
1.对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个概念。
2.误差可以减小,不可以避免。因此,好多实验题应该这么答卷: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胚乳不属于胚的一部分,胚的组成是确定的:胚芽.胚轴.子叶.胚根。没有胚乳。(非常容易错)
4.液泡.叶绿体.细胞液。就这三个词,“叶”和“液”,就分不清了,各种错位。一个是液体和一个是绿色,多顾名思义,就分清楚了。
5.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位置的部位分别是:胚乳和子叶。很多题这么考查:我们吃的某某食物,主要吃的是它的哪里?其实就是问你,它的营养来源于哪里,无非是子叶和胚乳。因此,判断单子叶和双子叶就好。比如花生油:花生是双子叶,那么就是来源于子叶。比如馒头,小麦是单子叶,那就是来源于胚乳。
6.所谓的玉米种子,其实不是种子,是果实。因此对于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是:果皮和种皮。只写一个,不给分。写“果皮或种皮”,也不给分。必须是“和”。
7.对于植物细胞示意图,如果图中有两种小颗粒,那么大的是叶绿体,小的是线粒体。如果图中只有一种小颗粒,那么只可能是叶绿体。因为:叶绿体比线粒体大。为什么有时候有线粒体,有时候没有?可以理解为放大倍数不同的问题,叶绿体优先考虑。
8.动物体有受精卵,植物体呢?也有。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9.有一种实验题,考查的是:该实验可以有几组对照实验。对于对照实验,A组和B组。他们两组,只有一个变量,也就是只有一个方面是不同的,其他方面,必须完全相同。如果两组实验,有两个不同点,那么不可以形成对照。
10.对于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第二步骤都是:“滴”,但是滴加的液体不一样,植物的滴加清水。动物的滴加生理盐水。虽然滴加的液体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利于观察。
11.其实对于动植物细胞观察实验,为什么考查各种各样的关键点?目的都是一样的:利于实验观察。
12.对于植物,究竟啥地方有叶绿体呢?很简单:绿色的地方,就有叶绿体。不是绿色的地方,就没有。给你一颗大葱,自己想想,哪里是绿色的?哪里不是?哪里有叶绿体?哪里没有?一目了然。
13.植物的根没有叶绿体,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没有叶绿体。为啥?你自己想,这两个部位,能见到阳光么?是不是见不到?既然见不到阳光,怎么形成叶绿体?因此,可以总结为:见不到阳光,就没有叶绿体,就不是绿色的。
14.植物体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怎么区分?对于根.茎.叶,根部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叶子可以制造有机物等营养,茎可以转运营养,因此他们三个是营养器官。对于花果实种子,他们三个,是为了繁殖下一代才产生的,先开花,后结果,结果干啥?产生种子,繁殖下一代。因此他们三个,称为:生殖器官。“生”.“殖”.生出来新的植物。
15.对于食物链,组成是: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产者是啥?要么是树木,要么是草。而消费者,一般就是各种动物。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给你一条“食物链”,它没有生产者,能叫做食物链吗?不能。这点最容易出错,一定要先去看有没有生产者,这个陷阱最常见。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