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2024-08-13 15:23:27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们为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
16岁进入哈佛大学的少年品学兼优,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此少年亨利.戴维.梭罗,写出了美国最好的书。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自建一个小木屋,记录两年林中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
《瓦尔登湖》一部自然与人类的心灵探索之书。梭罗以瓦尔登湖及周围山川为蜜友,他细腻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自己、探索自然。人类无时无刻不与青草、鲜花、雨露和整个自然联系着。自然不仅为梭罗提供他寻求许久的栖身之所---瓦尔登湖,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瓦尔登湖》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梭罗的小木屋花费了他28块1角2分5,饮食费用及其他支出总计61.9975美元,透过这些看来枯燥数字,我看到是他具有古朴遗风的生活观。他深深地扎入生活,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简单、再简单。
《瓦尔登湖》一部批评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人们总乐于谴责无所事事,而碌碌无为不更应该受到谴责?在瓦尔登湖度过的第一个夏天,梭罗没有读书,没有种豆,而是坐在树木中间,从日出到正午,甚至黄昏,在宁静中沉思,并非使他的生命被减出了时间而是让他的心灵接纳更崇高更神圣的东西。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的四季之旅。春日,听溪流汨汨,万物复苏;夏日,在豆田劳作,赏湖的颜色变化之美;秋日,看落叶萧瑟回归大地,叹生命伟大;冬日,缓步于晶莹剔透的冰面……梭罗笔下的四季,是那么美,那么神圣。
“超验主义”梭罗让我想到如今走红网络的中国90后农村姑娘——李子柒。一粒黄豆到一坛酱的乐趣;一粒稻米变成米饭的神奇;养蚕缫丝到制成衣服的故事……她用心捕捉和呈观了这些古朴的田园生活,这正是现代人一心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她把辛苦的农村生活演绎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同为田园者,梭罗又何尝不是?他们用清新脱俗的生活方式享受着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世界。
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彼时我们正当年少。正如梭罗在结束语所说:“这就是明天,那个仅靠时间的流逝永远不去破晓的明天。”这样的明天,属于我们少年。瓦尔登湖,梭罗的湖,少年人的湖,我们的湖。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