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上整理 作者:中考网整合 2024-12-05 10:22:53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练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元方入门不顾④陈太丘与友期行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D.群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
31.读[甲]文请说出“公大笑乐”的原因。
32.[乙]文选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方元的“方正”?
【答案】
29.①乘、趁②大体 ③回头看 ④约定
30.B
31.①两个孩子的比喻贴切,富有想象力;②内容含对谢道韫的赞扬;③平添“内聚”氛围。
32.①言语方正,与父友辩驳,有理有节,环环相扣,咄咄逼人;②举止方正,父友下车引之,元方不顾,表现了对父友的态度;③通过语言举止表现了陈方元的正直品行。
【解析】
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因:乘、趁。
②句意: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③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④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3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都是“离开”的意思;
B.不同,代词,他/人名,是名字的第二个字;
C.相同,都是“这”的意思;
D.相同,都是“跟、同”;
故选B。
3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结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公大笑乐”的原因之一是两个孩子分别用盐、柳絮比喻白雪,比喻贴切。
结合“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可知,“公大笑乐”的原因之二是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结合“内集、欣然”等词语可知,“公大笑乐”的原因之三是这样营造出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3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依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语言描写,分析可知:元方说出这样的话,言语方正,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元方有良好的家教,元方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对于有错在身,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还怒骂别人的友人,年纪小小的元方据理抗辩,有理有据、公正客观地批判别人,同时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可见他能够明辨是非的,是明礼的,体现其的“方正”之气。;
根据“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可知,陈方元面对父友拉他的举动,不为所动,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坚决地表现出陈方元举止方正。
【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大哥的女儿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编辑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