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地理知识点 > 自然地理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1、昼夜更替现象;2、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各种运动旋转现象;3、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
2022-04-28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是最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的自然景观差异巨大。通常,随着降水量从多到少的变
2022-04-28
喀斯特地貌、地震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火山地貌、环境地貌、冰川地貌、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地上河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地下水地貌、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 1、包括:石林、洼地坝子、落水洞
2022-04-28
温带季风气候成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同:冬季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不同:热带季风的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是南半
2022-04-28
2022-03-01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农业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5)对工业的影响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2022-03-01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具体表现
2022-03-01
2022-03-01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 纬度低,海拔高;纬
2022-03-0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022-03-01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 (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2022-03-01
1.洪积 冲积平原地貌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在干旱地区,冲积扇边缘因地下水位埋藏浅且堆积物颗粒细,土壤肥沃,绿洲和农业通常分布于此。 2.三角洲地貌 多呈三角
2022-03-01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2.主要
2022-03-01
1.常见的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2022-03-01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 2.巧妙掌握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
2022-03-01
2022-03-01
2022-03-01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
2022-03-01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特别提醒 (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
2022-03-01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
2022-03-01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
2022-03-01
2022-03-01
2022-03-01
2022-03-01
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
2022-03-01
1.太阳周日视运动 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北方的天空
2022-03-01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注意: 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向左偏为南半球 ②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
2022-03-01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
2022-03-01
2022-03-01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2022-03-01
1.太阳周日视运动 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北方的天空
2022-03-01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①文字描述: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②图形描述: ③特别说明: a.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022-03-01
1.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
2022-03-01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 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
2022-03-01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2022-03-01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 特别提示 (1)求差的技巧 同减异加 ①经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