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词语解释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 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破釜沉舟(项羽)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洛阳纸贵(左思) 出处:《晋书 左思传》: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指鹿为马(赵高) 出处:《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口蜜腹剑(李林甫)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 尤忌文学之士,或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出处:《列子 汤问》: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力透纸背(颜真卿) 出处: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 当其用锋,常欲使其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处:《左传 成公十年》: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墨守成规(墨子) 出处:明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 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背水一战(韩信) 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手不释卷(吕蒙) 出处:《三国志 吴书 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光武当兵马之务,手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嗟来之食(黔敖) 出处:《礼记 檀弓下》: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释义: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暗渡陈仓(韩信) 出处: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 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
2024-12-14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流传千秋,经久不衰。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乐不思蜀(刘禅) 出处:《三国志 蜀书 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问禅曰: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