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文学常识

初中知识点库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古诗文记诵默写失误例举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试卷上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同时也是评分最严格的部分。有些考生走出考场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凡是默写出的题全都填对了,其实未必。笔者有幸连续四年参加中考阅卷工作,发现考生默写时常常

2013-01-24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国古代才女盘点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后代诗评家推为 万古离别之祖 。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学常识之各种常识之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 《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我国第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首联抒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节令诗,也是纪游抒情诗,写春社将至,诗人游赏山村,见到山村应接不暇的秀美风光与村民们迎接春社到来的情景,赞美淳朴可爱的田园生活。 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村民的淳朴热情,殷勤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表达了浓浓的乡思。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目的(叙事).颔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用游动的视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唐王维) 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 ,写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 属国过居延 ,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春望》

春望(五言律诗)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对偶)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望岳》

望岳(唐杜甫) 这首是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七言律诗) 1、本诗是写早春景色,是一首写景诗。 2、本诗的线索:游人的游踪。 3、本诗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1)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2)、选取典型与分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五言律诗) 1、这是一首写景诗。2、诗中的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尾联的意思及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我把家书托给谁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封家信到洛阳。表现了作者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中考诗歌赏析之《观沧海》

《观沧海》 东汉、曹操(乐府诗体)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观 字统领全篇。 2、本诗描写实景的句子,体现出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 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操在行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练习题:古诗文对比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一、 (一) 1.秋景 2.豪放,热情凄愁 3.《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 秋思》是借景抒情。 (二) 1.《小池》写的是四、五月份刚发芽的荷花,特点是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夏天的荷花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练习题:古诗文对比阅读

一、古诗与古诗的比较阅读练习。 (一)比较阅读下面古诗与散曲,按要求完成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

2013-01-23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十招搞定语文背诵

中学教材中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生畏 背 如虎。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

2013-01-23

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文学常识
儿童故事小学试题中学题库初中库高中库知识点中小学图书字典大全词典大全成语大全